·论著·

2010—2022年北京市青少年部分性传播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徐文婕 白承续 陈东妮 吴双胜 郭欣 杨鹏

【摘要】 目的 了解2010—2022年间北京市13~22岁青少年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选择2010—2022年间年龄在13~22岁,疾病诊断为梅毒、淋病、生殖道沙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的报告病例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22年13~22岁青少年中共报告5种性传播疾病13 244例,报告发病率从2010年的57.7/10万下降到2022年的44.0/10万(P趋势=0.01),年度平均增长率为-2.1%;病例无明显季节性高峰,以梅毒、尖锐湿疣、淋病为主,分别占36.2%,29.9%,19.6%;2010—2015年,男性发病率低于女性,之后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除2017年,女性略高于男性);发病年龄集中在17岁以上,占总发病数的95.9%;职业以家务及待业为主,占49.7%,学生占13.0%。结论 2010—2022年北京市13~22岁青少年性传播疾病呈下降趋势,梅毒、尖锐湿疣、淋病是性传播疾病中的主要病种,应继续加强性传播疾病的预防控制,开展有针对性的宣教和干预工作,促进青少年良好性观念的形成。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青少年; 趋势研究

性传播疾病是通过性接触传播的一类传染性疾病,2012年修订的《性病防治管理办法》中明确了重点防治的5种性传播疾病包括梅毒、淋病、生殖道沙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其中梅毒和淋病是法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青少年初次性行为年龄不断提前,有性行为经历的大学生比例正逐年上升[1],但对性传播疾病认知度较低,面临较高的性传播疾病感染风险,青少年感染性传播疾病不仅对两性生殖健康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还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2]。本研究利用现有的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回顾性分析2010—2022年13~22岁青少年中5种性传播疾病的发病趋势及主要特征,以期为青少年人群性传播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对象与方法

1.对象:选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发病时间在201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之间的13~22岁的报告病例进行分析,范围包括《性病防治管理办法》规定上报的5种性传播疾病:梅毒、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计算各类发病率时,分母所需数据均根据2010—2022年《北京统计年鉴》中常住人口和在校学生人口中的各年龄段数据及分性别数据等估算得到。

2.方法:从上述监测系统导出Excel数据,数据内容包括病例的性别、年龄、发病日期、居住地、诊断疾病名称等,使用SPSS 20.0对青少年人群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各年度发病水平变化趋势,采用趋势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概况:2010—2022年间北京市13~22岁青少年中共报告5种性传播疾病13 244例,2010年报告发病率为57.7/10万,2022年报告发病率为44.0/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8.6/10万,报告发病率呈波动略有下降趋势,年度平均增长率为-2.1%(P趋势=0.01)。分病种来看,以梅毒、尖锐湿疣、淋病为主,分别占36.2%,29.9%,19.6%;梅毒报告发病率无明显趋势性波动;淋病报告发病率2010年为9.9/10万,2022年为9.4/10万,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波动趋势(P趋势<0.001);尖锐湿疣报告发病率从2010年的26.4/10万下降到2022年的8.6/10万(P趋势<0.001),生殖器疱疹报告发病率从2010年的1.4/10万下降到2022年的0.4/10万(P趋势<0.001);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报告发病率从2010年的2.9/10万上升到2022年的9.1/10万(P趋势<0.001)(见表1、图1)。

图1 2010—2022年北京市13~22岁青少年5种性病发病趋势

表1 2010—2022年北京市13~22岁青少年5种性病发病情况[例(1/10万)]

年度梅毒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合计*2010492(17.2)282(9.9)82(2.9)753(26.4)39(1.4)1648(57.7)2011416(15.1)205(7.4)91(3.3)563(20.4)30(1.1)1305(47.3)2012421(15.3)175(6.3)89(3.2)430(15.6)21(0.8)1136(41.2)2013435(16.2)148(5.5)75(2.8)389(14.5)13(0.5)1060(39.4)2014481(20.1)161(6.7)93(3.9)289(12.1)19(0.8)1043(43.6)2015402(18.6)138(6.4)82(3.8)228(10.5)15(0.7)865(39.9)2016309(15.9)179(9.2)104(5.3)190(9.7)8(0.4)790(40.5)2017393(22.8)222(12.9)161(9.4)196(11.4)6(0.3)978(56.8)2018354(22.9)254(16.5)190(12.3)217(14.1)5(0.3)1020(66.1)2019311(20.8)270(18)245(16.4)219(14.6)7(0.5)1052(70.3)2020209(12.2)155(9.1)160(9.3)162(9.5)2(0.1)688(40.2)2021304(19)260(16.3)204(12.8)183(11.5)5(0.3)956(59.9)2022263(16.5)150(9.4)146(9.1)137(8.6)7(0.4)703(44.0)合计/年均发病率(1/10万)4 790(17.6)2 599(9.5)1 722(6.3)3 956(14.5)177(0.7)13 244(48.6)年度平均增长率(%)-0.3-0.49.3-8.3-9.2-2.1

注:*P趋势≤0.01

2.时间分布:各月份均有发病,2月份发病最少,占发病总数的5.5%(728/13 244)。无明显季节性高峰。

3.性别分布:2010—2022年报告男性病例6 892例(52.0%),女性病例6 352例(48.0%),男性、女性发病率分别为47.6/10万和49.8/10万;男性发病率略有下降,2010年为51.1/10万,2022年为49.9/10万,年度平均增长率为-0.5%,女性发病率在37.1/10万~65.4/10万之间波动;2010—2015年,男性发病率低于女性,2016年以后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除2017年);分病种来看,历年淋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女性高于男性,梅毒和尖锐湿疣由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逐渐变成男女发病率差异不明显,生殖器疱疹男女发病率差异不明显(见表2、图2)。

图2 2010—2022年北京市13~22岁男、女青少年5种性病发病率趋势

表2 2010—2022年北京市13~22岁青少年男、女性病的发病情况和构成比

年度男性[例(1/10万)]*构成比(%)女性[例(1/10万)]构成比(%)2010764(51.1)46.4884(65.0)53.62011586(40.5)44.9719(54.9)55.12012557(38.5)49.0579(44.2)51.02013499(35.0)47.1561(44.4)52.92014533(42.0)51.1510(45.4)48.92015448(38.7)51.8417(41.4)48.22016438(42.0)55.4352(38.8)44.62017520(56.5)53.2458(57.2)46.82018562(68.1)55.1458(63.8)44.92019601(74.5)57.1451(65.4)42.92020388(42.0)56.4300(38.0)43.62021566(65.7)59.2390(53.0)40.82022430(49.9)61.2273(37.1)38.8合计/年均发病率(1/10万)6892(47.6)52.06352(49.8)48.0年度平均增长率(%)-0.5-2.0

注:*P趋势<0.001

4.年龄、职业及文化程度分布:病例主要分布在17岁及以上,占总发病数的95.9%;其中22岁组发病数最多,占27.1%,其次为21岁组,20岁组,分别占22.9%,18.3%;男女各年龄段病例构成比有差异(P<0.001),女性低年龄组的构成比较高,男性高年龄组的构成比较高,见表3。

表3 2010—2022年北京市13~22岁青少年性病病例性别和年龄组分布[例(%)]

年龄组(岁)男*女合计13~15 65(0.9) 117(1.8) 182(1.4)16 164(2.4) 194(3.1) 358(2.7)17 354(5.1) 346(5.4) 700(5.3)18 604(8.8) 564(8.9)1 168(8.8)19 935(13.6) 852(13.4)1 787(13.5)201 299(18.8)1 119(17.6)2 418(18.3)211 582(23.0)1 457(22.9)3 039(22.9)221 889(27.4)1 703(26.8)3 592(27.1)合计6 892(100)6 352(100)13 244(100)

注:与女性各年龄组比较,*P<0.001

职业以家务及待业为主,占49.7%(6 579/13 244),其次为学生和商业服务,分别占13.0%(1 717/13 244)、10.9%(1 441/13 244),另外有5.9%(775/13 282)为不详和4.0%(532/13 244)为其他;学生病例中,以大学生为主,占72.6%(1 246/1 717)。在报告了文化程度的病例中,以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为主,分别占40.2%(1 998/4 975)和37.3%(1 854/4 975);学生病例中文化程度以大专及以上、高中或中专为主,分别占74.0%(507/685),21.6%(148/685)。

讨论

本研究显示,2010—2022年北京市青少年人群中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在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的预防和控制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其中梅毒的发病率居首位,与以往研究一致[3-4],梅毒报告年均发病率低于浙江省10~19岁青少年的报告发病率[5];尖锐湿疣的发病率仅次于梅毒,与北京市既往研究结果一致[6],呈现下降趋势;生殖器疱疹报告发病率低于全国,可能与北京市经济水平、文化因素、以及性病防治力度较大有关,生殖器疱疹在中国为低流行,明显低于其他4种主要检测病种,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7]。淋病感染发病水平稳定,报告发病率低于全国15~19岁报告发病率[8],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报告发病率有所上升,与全国趋势一致,低于全国15~24岁年龄组的报告发病率[9],可能与生殖道沙眼衣原体作为一个独立病种进行报告后,报告意识逐渐加强,医疗机构开展了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的检测方法等有关。

梅毒高发年龄组为20~24岁,其次为15~19岁[10];淋病及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高发年龄为15~24岁[11];生殖器疱疹高发年龄段为20~39岁,15~19岁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7,12],美国15~24岁的青少年约占性活跃人群的四分之一多,但在新增的性传播疾病病例中占到一半[13],表明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中性传播疾病发病呈年轻化倾向。青少年身心处于发育期,性观念和性行为还未成熟,更容易发生高危性行为,对性与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的了解和储备不够极易造成性传播疾病感染的增加。对某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的相关调查显示[14],对艾滋病和梅毒的知晓率仅为50%~60%,对淋病、尖锐湿疣、生殖道沙衣原体感染、生殖器疱疹的知晓率严重不足,分别为25.3%、23.2%、4.0%和1.0%。以上提示应在青春期阶段开展性健康教育,保证更多青少年在初次性行为前有充足的安全性健康知识。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相比于在校青少年,校外青少年承担着更高的性传播疾病负担,本研究发现,相对于校内青少年,校外青少年文化程度更低,应在青少年性成熟前进行早期干预,加强对低年级和辍学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性别认知,推迟初次发生性行为的年龄[15]。学校是性健康教育的关键场所,性健康是伴随一生的,在青少年时期培养健康的性意识,形成良好的性行为习惯将受益终身,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学校可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点,以融合学科或载体课程推进青春期性教育、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安全性行为指导的健康教育,通过举办校园健康周活动、社团活动等提高青少年的参与积极性,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设置生殖健康咨询中心,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提供个性化、匿名咨询服务。相关研究表明,互联网是青少年最常见的性知识来源[16],针对校外青少年,可搭建性健康网络平台,创建性与生殖健康网页或社交媒体账号,设计各种形式的线上活动,满足青少年的个性化需求[17],全方位地营造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 杨银梅,沈雅利,李十月,等.中国大陆地区大学生性行为发生情况meta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18,34:142-147.

2 胡跃华,李镒冲,刘世炜,等.中国20年间淋球菌、性传播衣原体、梅毒螺旋体的发病情况及其疾病负担.疾病监测,2015,30:904-910.

3 谢健,王芬,谢锋.2012—2019年杭州市拱墅区5种性传播疾病流行特征和趋势分析.上海预防医学,2021,33:785-790.

4 高建华,黄若刚.北京市法定的5类性传播疾病5年流行趋势分析.中国艾滋病性病,2014,20:62-63.

5 费丽娟,沈云良,吴李梅,等.2012—2021年浙江省10~19岁人群梅毒流行趋势分析.中国艾滋病性病,2023,29:825-827.

6 岳晓丽,龚向东,李婧,等.2008—2016年中国性病监测点尖锐湿疣流行特征分析.中华皮肤科杂志,2017,50:321-325.

7 岳晓丽,龚向东,李婧,等.2008—2017年中国生殖器疱疹流行特征分析.中华皮肤科杂志,2018,51:332-336.

8 岳晓丽,龚向东,李婧,等.2015—2019年中国性病监测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流行病学特征.中华皮肤科杂志,2020,53:596-601.

9 岳晓丽,龚向东,李婧,等.2015-2019年中国淋病流行趋势与特征.中华皮肤科杂志,2020,53:769-773.

10 杜娜,沈云良,曾凡荣,等.浙江省2011—2020年10-24岁年轻人群梅毒流行特征分析:2023年全国皮肤病防治学术年会,中国山东泰安,2023.

11 岳晓丽,龚向东,李婧,等.2015—2019年中国性病监测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流行病学特征.中华皮肤科杂志,2020,53:596-601.

12 曾凡荣,沈云良,杜娜,等.浙江省2011—2020年生殖器疱疹流行特征与趋势分析.中华皮肤科杂志,2022,55:571-575.

13 Sieving RE,Gewirtz O′Brien JR,Saftner MA,et al.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Among US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Patterns,Clinical Considerations,and Prevention.Nurs Clin North Am,2019,54:207-225.

14 谷月婷,聂群玲,许洋,等.某医学院高年级大学生性行为及对法定报告性传播疾病和HIV阻断药知晓率现状.交通医学,2022,36:290-292,299.

15 Chen L,Wang L,Xing Y,et al.Disparity in spectrum of infectious diseases between in-school and out-of-school children,adolescents,and youths in China:findings from a successive national surveillance from 2013 to 2021.Lancet Reg Health West Pac,2023,38:100811.

16 黄梅香,肖瑶,王舒梵.互联网背景下广州市6所高校大学生性观念和性行为现状调查.中国性科学,2020,29:157-160.

17 孙继红.高校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体系探讨.中国校医,2023,37:555-558.

【中图分类号】 R18

基金项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高层次公共卫生技术人才建设项目(领军人才-01-09)、(学科骨干-01-004)

作者单位:100013,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所

通信作者:郭欣(gguoxin2000@163.com);吴双胜(wushuangsheng0606@126.com)

(收稿日期:2023-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