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儿临床 ·
杨艳华 黄惠娟
【摘要】 目的 探讨孕产史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子痫组)及同期204例入院待产的健康产妇(健康组)的临床资料。 结果 孕次、产次、自然流产史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呈正相关;校正年龄、高血压史、肾病史等因素后,孕次、产次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无相关性,而自然流产仍为高危因素(OR=3.42,95 % CI=1.27~9.26)。 结论 自然流产史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高危因素,而人工流产史、孕次、产次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无相关性。
【关键词】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孕次; 产次; 自然流产; 高危因素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early-onset severe preeclampsia,EOSP)是指发生在妊娠34周前的重度子痫前期[1],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其发病早、程度重,严重影响孕妇及胎儿的健康。子痫前期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既往多数研究经产妇以及人工流产史为子痫前期的保护因素[2,3],但近年来有学者的研究结果并未显示妊娠史对子痫前期的保护作用[4]。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08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及同期204例入院待产的健康产妇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孕产史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
1.对象:2007年12月—2009年12月在梅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108例(子痫组),选取同期入院待产的健康产妇204例(健康组)。纳入标准为符合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诊断标准[5];在梅州地区居住10年以上的本地居民;病历资料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非梅州地区居民;不能提供完整资料者。
2.研究方法:查阅病历资料,主要包括年龄、孕次、产次、人工流产史、自然流产史[6]、肾病史[7]、慢性高血压疾病史[8]等。
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孕产史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一般资料:子痫组年龄21~45岁,平均(29.6±5.7)岁;健康组年龄21~36岁,平均(27.1±3.4)岁;两组年龄、肾炎史、慢性高血压疾病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一般情况比较[例(%)]
注:两组比较,*P<0.05
2.孕产史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关系:两组人工流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孕次、自然流产、产次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次、产次、自然流产史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呈正相关;校正年龄、肾炎史、高血压病史等因素后,孕次、产次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无相关性,而自然流产仍为高危因素(OR=3.42,95 %,CI=1.27~9.26),见表3。
目前,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的具体机制不明。大量研究结果显示,该病的发生与孕产史有关,初产妇、自然流产史为其高危因素,而经产妇为保护因素[2,3]。挪威的Skjaerven等[4]通过大样本的研究显示,同一个性伴侣的前提下,第1胎患子痫前期的风险是3.9 %,第2胎的风险是1.7 %,第3胎的风险是1.8 %,第2、3胎等的发病风险主要取决于其距离上一次妊娠的时间,如果间隔时间10年或者以上,其发病风险接近于第1次妊娠并且以每年1.12 %的几率递增,认为妊娠史对子痫前期的保护是短暂的。国内学者林其德[9]在子痫前期及子痫重点专题中提出有系统文献综述表明年龄大于40岁初产妇发生子痫前期的RR为1.7,95 %CI为1.2~2.3,经产妇RR为2,95 % CI为1.3~2.9,说明产次对子痫前期的影响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Trogstad等[6]通过大样本的队列研究发现不孕和复发性流产为子痫前期的高危因素,尤其当两者同时存在的时候风险性更高,同时提出不孕、复发性流产和子痫前期可能存在病因学上的共同因素。Trogstad等[10]在研究中发现人工流产能降低子痫前期的发病率,两次以上的人工流产这种影响更加明显,而自然流产和不孕则增加子痫前期的发病风险。自然流产的发生与患者系统免疫和局部免疫异常有关[11],其中自身免疫型流产主要与抗磷脂抗体(APA)阳性有关,而同种免疫型流产则与母胎免疫耐受失衡有关。与EOSP的发病存在病因学上的共同因素,免疫功能受损从而导致早期滋养细胞受损从而浸润能力降低,致使螺旋小动脉发育受阻(胎盘浅着床),且管壁发生急性粥样硬化病变,从而造成胎盘缺血导致EOSP的发生,此外自然流产免疫功能异常常有抗磷脂抗体的升高[12],也是子痫前期的高危因素[13]。
表2 两组孕产史比较 [例(%)]
注:两组比较,*P<0.05
表3 孕产史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关系
注:*表示校正后
综上所述,孕产史对EOSP的影响还是存在争议。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单因素分析,随着孕次、产次的增加,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风险呈上升趋势,与EOSP的发病呈正相关而非保护因素。在校正了年龄、高血压疾病史、肾病史后显示孕次,产次与EOSP的发生无统计学意义,因此经产妇是否为EOSP的保护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人工流产与EOSP发病的关系,早发组和健康组比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自然流产史校正年龄、高血压疾病史、肾病史等混杂因素前后,均显示与EOSP的发病呈正相关,说明自然流产史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生的危险因素,这与Trogstad等[10]的研究是基本一致的。自然流产史可能为EOSP发病的高危因素,而孕次、产次对EOSP发病的保护作用还值得进一步深究。
参考文献
1 丰有吉,沈铿,主编.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4-82.
2 Lee CJ,Hsieh TT,Chiu TH,et al.Risk factors for pre-eclampsia in an Asian population.Int J Gynecol Obstet,2000,70:327-333.
3 Conde-Agudelo A,Belizan JM.Risk factors for pre-eclampsia in a large cohort of Latin American and Caribbean women.BJOG,2000,107:75-83.
4 Skjaerven R,Wilcox AJ,Lie RT.The interval between pregnancies and the risk of preeclampsia.N Engl J Med,2002,346:33-38.
5 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98-399.
6 Trogstad L,Magnus P,Moffett A,et al.The effect of recurrent miscarriage and infertility on the risk of pre-eclampsia.BJOG,2009,116:108-13.
7 于红,魏玮,沈杨,等.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273-275.
8 Catov JM,Ness RB,Kip KE,et al.Risk of early or severe pre-eclampsia related to pre-existing conditions.Int J Epidemiology,2007,36:412-419.
9 林其德.子痫前期及子痫重点专题:早期妊娠子痫前期的预测和预防.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2,39:539-541.
10 Trogstad L,Magnus P,Skjaerven R,et al.Previous abortions and risk of pre-eclampsia.Int J Epidemiol,2008,37:1333-1340.
11 林其德,邱丽华.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发病机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9:1275-1277.
12 Cunningham FG,Hauth JC,Kenneth J,et al.段涛,丰有吉,狄文,等译.威廉姆斯产科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11-557.
13 杨孜,王伽略.子痫的临床处理与抢救.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1,27:89-92.
作者单位: 514031 广东梅州,嘉应学院医学院妇产科(杨艳华);梅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黄惠娟)
(收稿日期:2013-4-21)
(本文编辑: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