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影响的研究

裴建伟 管莉文 刘新荣

【摘要】目的了解产后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县妇幼保健院分娩的辖区内接受产后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产妇(120例)和未接受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产妇(120例),比较两组母乳喂养、产妇恶露持续时间和婴儿28 d体重增加情况。结果干预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产后14 d、28 d泌乳量和母乳喂养效果均好于对照组,产后子宫复旧好于对照组,婴儿28 d较出生时体重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产后个体化健康教育可促进母乳的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关键词】产后健康教育; 母乳喂养; 个体化健康教育

母乳是婴儿最佳营养品和免疫剂,母乳喂养是最安全、最好的婴儿喂养方法,它不仅有利于婴儿生长和健康,还能促进子宫收缩,帮助产后康复。由于产妇经历了艰苦的分娩过程,身心处于极度疲惫状态,加之身体各器官特别是生殖器官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妇可能很难适应角色的转变,从而影响母乳喂养[1]。通过在产后实施针对性、个体性、系统性的健康教育,结合图片和文字资料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宣教,予以面对面的讲解和指导,把讲和做结合起来,注重技能培训;鼓励提问和讨论,充分交流,使产妇和家属获得更直接、更有效的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2],促进早开奶,保证母乳喂养的持续性,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对象与方法

1.对象:2012年7月—2012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辖区内产妇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20例。对照组年龄23~35岁,孕周37~42周,新生儿体重2 550~3 990 g,1 min Apgar评分7~10分;干预组年龄24~36岁,孕周38~41周,新生儿体重2 500~4 000 kg,1min Apgar评分7~10分;两组均无妊娠及内科合并症。两组年龄、文化程度、孕周、生产史和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对照组入院后进行常规传统教育,干预组行系统的个性化健康教育。

表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2.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干预组责任护士运用现代护理观念,对产妇的心理、行为、健康问题进行正确评估、诊断、制定措施,有针对性的给予行为干预和心理疏导,具体方法如下。(1)分娩后进入病房半小时内,由专职护士指导产妇局部皮肤接触和正确的哺乳方法。加强心理护理,通过与产妇交谈、接触,了解其思想动态,消除顾虑,减轻心理负担,全身心投入到哺乳中去。并对产妇和家属讲解新生儿喂养、母乳喂养的好处、乳房的护理、产后营养、按摩子宫及产后解小便的重要性、产后卫生、新生儿护理、产后复诊等[3]。(2)向产妇及家属示范正确的新生儿健康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结合文字和图片资料,手把手教会产妇母乳喂养的方法和技巧,鼓励产妇和家属多提问,以便出院后新生儿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顾。(3)鼓励并协助产妇床上活动翻身,尽早下床活动、自解小便,强调合理的平衡膳食对产后恢复和泌乳的好处,取得产妇和家属的积极配合。加强剖宫产产妇自理能力训练,减轻心理压力,消除因长期卧床导致的烦躁情绪,使其能够尽早独立照顾婴儿[4]

3.随访和观察:建立产后访视登记卡,由专职的妇儿保健人员于产后第14天进行第一次家访,产后28天进行第二次家访,若有异常情况,可电话咨询或增加访视次数。访视中询问母乳喂养情况,记录产妇恶露持续时间和婴儿第28天体重增加的情况。

4.观察指标:泌乳始动时间为胎儿娩出至产妇自觉乳胀,挤压乳房时第一次有乳汁排出的时间[5]。泌乳量判断标准根据日哺乳次数,喂哺时间,新生儿日排尿次数,哺乳后睡眠情况及新生儿体重来判定,母乳充足为日哺乳≥6次,每次喂哺时间20~30 min,新生儿小便次数≥6次,哺乳后能安静入睡,体重正常增加;母乳不足为日哺乳≤5次,每次喂哺时间<30 min,新生儿小便次数≤5次,每次哺乳后仍哭闹不安,需适量哺乳后方能入睡,新生儿体重增长缓慢[6]

5.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泌乳始动时间比较:干预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为(19.6±3.4)h,对照组为(43.5±5.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产后第14、28天泌乳量比较:干预组产后第14、28天充足者占84.2%(101/120)、85.0%(102/120)高于对照组的 64.2%(77/120)和 61.7(74/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产妇恶露持续时间和新生儿第28天体重增加情况比较:干预组产妇恶露持续时间为(20.0±5.2)d,对照组为(31.0±4.8)d,干预组婴儿28天较出生时体重增加为(1.5±0.2)kg,对照组为(1.1±0.3)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

1.尽管产妇在孕产期已经接受了有关母乳喂养的知识,对母乳喂养好处有了初步的认识,但产妇出院后在母乳喂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很多,不知道如何处理或处理不当,又得不到良好的支持和帮助,很容易放弃母乳喂养。产后访视中发现,早期终止母乳喂养主要原因是“奶水不足”而添加奶粉,奶量已成为影响母乳喂养的主要因素。真正的生理性奶量不足极为个别,社会心理因素所致的奶量不足占大多数[7]。排乳受精神因素影响较大,如产妇紧张、焦虑、抑郁,泌乳和排乳均受其影响,所以稳定的情绪、坚定的信心很重要。通过产后访视、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和指导,将母乳喂养、乳房保健、乳房充盈乳胀、乳汁淤积、乳汁不足等知识面对面的传授给产妇及家属[8],帮助产妇消除负面情绪,使产妇重拾信心,克服困难,提高了母乳喂养成功率。本研究中干预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前,产后第14和28天乳汁充足率高,新生儿第28天体重增加明显,产妇产后子宫复旧好,恶露时间短,充分证明了产后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的成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产后健康教育工作目前仍处于被动地位,还未将健康教育真正地融入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原因为护士人员少、工作繁忙,无充足的时间;缺乏系统的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和能力培训;缺乏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9]。医护人员应注重不同个体的要求,充分考虑产妇的身心状况、文化水平、理解判断能力,选择更加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 黄俊岭.母乳喂养自信心的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天津护理,2011,19:65-67.

2 汪新菊,舒新莲,王乐霞.规范化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12,15:4009-4011.

3 刘蕾,金鑫,范美.音乐疗法配合心理疏导对改善产妇心境情绪的研究.沈阳医学院学报,2012,14:235-236.

4 丁玉喜,宋维,陈兆平.整体护理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6,18:63-64.

5 张自珍,于小华,胡小平.护理干预对促进剖宫产产妇早期泌乳的效果观察.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11:29.

6 赵超英,杨爱军.影响坚持母乳喂养因素的确调查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0,15:683-684.

7 朱丽萍.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13:69.

8 朱丽萍,董秀萍,宋石英,等.影响母乳喂养因素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2009,30:618.

9 姜蕾,陈晓纸,刘筱娴,等.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开展产后访视工作研究.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626-2629.

作者单位:063600 河北唐山,乐亭县卫生局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科

(收稿日期:2013-08-20)

(编辑: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