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菊
【摘要】目的探讨口服茵栀黄和晒太阳对健康新生儿和小婴儿黄疸的疗效。方法选取来院复查的389例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茵栀黄组,晒太阳组,联合组和对照组,并给予相应的干预,观察各组黄疸消退情况和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的变化。结果茵栀黄组、晒太阳组和茵栀黄加晒太阳组黄疸消退总有效率(89.6%、90.9%、100.0%)明显好于对照组(29.2%);茵栀黄加晒太阳组好于茵栀黄组和晒太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茵栀黄组、晒太阳组、茵栀黄加晒太阳组治疗后总血清胆红素水平[(113.7±22.6)μmol/L、(111.3±18.1)μmol/L、(103.3±18.6)μmol/L]低于对照组[(245.9±22.6)μmol/L];茵栀黄加晒太阳组低于茵栀黄组和晒太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茵栀黄和晒太阳均可降低血清胆红素,二者有相加作用。
【关键词】婴儿; 新生儿黄疸; 茵栀黄; 总胆红素
黄疸为新生儿和小婴儿常见病和多发病,黄疸达到一定水平可导致神经系统损害,所以黄疸的治疗尤为重要。黄疸住院治疗费用高,而且部分黄疸患儿如果一般状况好,黄疸不重,无须住院治疗。本院儿科对来院复查的389例黄疸患儿采用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和晒太阳进行家庭治疗,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对象:收集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出生来院复查黄疸的患儿389例,均为出生体重≥2 500 g的健康足月儿。排除血总胆红素达到光疗标准收住院治疗的患儿;如果家长拒绝住院治疗的患儿可以入组,但应门诊密切随访观察,一旦家长同意住院治疗则排除该患儿;研究过程中黄疸加重需住院治疗的同样剔除。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茵栀黄组96例、晒太阳组88例、茵栀黄加晒太阳组116例;对照组家长拒绝治疗,有89例。四组治疗前总胆红素水平、孕妇年龄、孕周、分娩方式、新生儿性别、出生体重、Apgar评分及就诊日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意义,见表1。
表1 4组治疗前血清胆红素和一般情况比较
2.方法:(1)茵栀黄组给予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北京双鹤高科天然药物有限责任公司),每次3 ml,每天3次;(2)晒太阳组给予上午和下午各直晒太阳(保护眼睛和外阴)1.5~2.0 h,平时放在光线充足处,冬天室温可调节至28℃~30℃,尽量暴露皮肤,使皮肤和光线直接接触,同时注意更换体位,多喂水,保持体内水分充足和足够多的尿量;(3)联合组给予口服茵栀黄加晒太阳,方法同上两组;(4)对照组在知情同意下,嘱家长加强喂养,同时密切观察黄疸变化,一旦黄疸加重明显及时就诊。所有研究对象1周后来院复查血胆红素。
3.血清胆红素检测方法:采足跟血,应用DH-100新生儿总胆红素测定仪(上海爱蓓儿医用仪器有限公司)测总胆红素。
4.疗效标准:显效为治疗1周后总血胆红素下降≥70%;有效为治疗1周总血胆红素下降≥40%,<70%;无效为治疗1周总血胆红素下降<40%;总有效=显效+有效。
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黄疸消退情况:茵栀黄组、晒太阳组和茵栀黄加晒太阳组黄疸消退明显好于对照组;茵栀黄加晒太阳组好于茵栀黄组和晒太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茵栀黄组和晒太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4组黄疸消退情况[例(%)]
注: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与联合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
2.治疗后各组总血清胆红素水平均值水平比较:茵栀黄组、晒太阳组、茵栀黄加晒太阳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总血清胆红素水平分别为(113.7±22.6)μmol/L、(111.3±18.1)μmol/L、(103.3±18.6)μmol/L和(245.9±22.6)μmol/L。茵栀黄组、晒太阳组和茵栀黄加晒太阳组低于对照组;茵栀黄加晒太阳组低于茵栀黄组和晒太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茵栀黄组与晒太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新生儿黄疸的特点是胆红素生成过多,肝功能不完善,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低,有报道新生儿生后3 d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仅为成人的1%[1]。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及排泄均不成熟,同时肠道内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活性高,可将结合胆红素分解成为未结合胆红素,被肠道重吸收进入体循环,增加了胆红素的肠肝循环量。如临床有胎粪排泄延迟,更加重了胆红素的重吸收,造成高胆红素血症。本研究显示茵栀黄组降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显示了茵栀黄的降黄作用,其原因为茵栀黄口服液主要成分有茵陈、栀子、黄芩苷及金银花等,其中茵陈有利胆作用,栀子有清三焦湿热,而黄芩有清热利胆作用,同时使肠蠕动加快,促进肠腔内结合胆红素的排泄,从而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降低血胆红素。黎汗忠等[2]认为茵栀黄具有诱导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作用,可促使胆红素的转化和排泄,茵栀黄口服液中各味药协同作用,可作用于胆红素代谢的各个环节促进血胆红素的下降。多家报道[4-5]茵栀黄治疗黄疸效果明显,与本研究一致。
本研究显示晒太阳有利于降低胆红素,晒太阳是利用太阳光中一定波长光谱的光即蓝光将皮肤中的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异构型IXaE型,随胆汁排泄到肠腔或从尿中排出,从而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作用原理与高胆红素血症的蓝光照射相同。蓝光穿透力强,可以穿透无色玻璃,而太阳光中对人有害的紫外线则穿透力很弱,不能透过玻璃窗[3]。晒太阳时要注意:(1)冬天要将室温升至28℃~30℃,以防小儿受凉感冒;(2)夏天要选择早晚太阳光不太强烈时以防晒伤;(3)一次晒太阳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晒伤;(4)要勤换体位,尽量增加照射面积,提高疗效;(5)密切观察小儿的反应,少量多次喂水以补充增加的不显性失水;(6)遮挡眼睛和外阴部,避免直射伤及眼睛和外生殖器;我国北方日照时间长,常年阳光明媚,太阳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晒太阳治疗新生儿黄疸值得推荐。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不能透过玻璃,只要方法适当,即可避免太阳光所致的晒伤等副作用。
茵栀黄加晒太阳组降黄作用明显优于茵栀黄组和晒太阳组,因为茵栀黄和太阳光作用于胆红素代谢的不同环节,二者合用较单用茵栀黄或晒太阳血清胆红素下降明显,故有协同作用。
参考文献
1 钟丹妮,刘义,黎汗忠,等.人类肝脏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产前发育.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8,15:4-6.
2 黎汗忠,刘义,钟丹妮,等.茵栀黄地塞米松诱导大鼠肝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的研究.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9,9:29-31.
3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6.
4 董丽滨.茵栀黄注射液加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型黄疸疗效观察.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0,31:50-51.
5 陈月英.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48例临床观察.海峡药学,2010,22:90-91.
作者单位:100016 北京,美中宜和医疗集团丽都医院儿科
(收稿日期:2013-05-02)
(编辑: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