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儿临床·
毛杰
【摘要】 目的探讨舌系带过短对儿童的不良影响,矫正术的适当手术时机及采用简便方法进行手术矫正。方法对1 027例舌系带过短儿童进行延长矫正术。结果薄膜型602例和粗厚型425例,治疗后薄膜型患儿全部病例均为显效;粗厚型显效411例,微效14例,无效0例。结论舌系带过短影响患儿舌尖部的发育,会影响其语言功能和心理健康。早期简单手术能有效消除舌系带过短对患儿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儿童; 舌系带过短; 延长矫正术
舌系带过短是一种儿童常见病症,症状通常表现为舌尖正常运动受限,不能伸出口外或抵触上唇,吐字不清,部分患儿会产生牙齿排列异常、舌系带附近溃疡,以及由此引发的心理障碍。该病症可通过舌系带延长矫正术治疗,辅以语言训练指导,疗效显著,现分析如下。
1.对象: 2010年至2013年5月本院口腔科门诊进行的舌系带过短矫正术的病例。共计1 027例,其中男童和女童分别占49.5%(508/1 027),50.5%(519/1 027);最大12岁,最小3个月,平均年龄(2.6±0.2)岁。其中,1岁以下9.4%(97/1 027),1~2岁64.0%(657/1 027),3~6岁18.1%(186/1 027),7~12岁8.5%(87/1 027)。薄膜型 602例,粗厚型425例。智力发育失常、术前已有感染及失聪患者不纳入病例标准。
2.诊断标准:患儿舌前部中央凹陷,由于舌系带过短牵引,导致舌头不能自由前伸,舌尖向上卷时呈“W”型,说话时舌前音发音不清。1岁以下婴儿舌系带附着至舌尖,常见吸吮无力或舌系带附近溃疡;1岁以上幼儿常见舌尖不能伸出唇外,吐词不清,发舌前音有障碍。部分患儿因长期溃疡产生肉芽肿乃至纤维瘤,或性格易烦燥,不爱讲话[1]。薄膜型为舌系带较薄,呈现半透明状,细带后未见明显血管,或有一小血管穿过;粗厚型为舌系带较为肥厚,结缔组织较多,可见较明显的血管。
3.手术方法:术前应了解患儿病史及家族史,必要时进行血常规和出凝血时间检查,排除出血性疾病及其他手术禁忌。术后2 h禁食,术后1周内食用半流质食物,进食后用温水漱口,保持口腔卫生。(1)薄膜型。无需麻醉,采用2%的红汞涂擦舌系带用以局部消毒后,使用有槽探针插入舌下,将舌体抬起以充分暴露舌系带,直接用灭菌后的手术剪对准舌系带中部剪开,直至根部。部分患者需同时剪开牙槽处的部分舌系带软组织或部分颏舌肌,操作时应避免损伤舌静脉和颌下腺导管,无需缝合。按压止血3~10 min,术后观察30 min左右,如无明显出血或其他不适即可离院。无需用药预防感染,待伤口自行愈合。对于创面稍宽的患者,可给予适量的抗菌素预防感染。如出血明显,可用浸有0.1%肾上腺素的棉签或棉球按压创面30~60 s,或敷以少量云南白药粉剂。(2)粗厚型。用棉球蘸取2%碘酊消毒舌系带及周围后, 以1%丁卡因或2%利多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用有槽探针抬起舌体,用手术剪切断舌系带中部直至根部。若患儿舌系带牵连较多,效果不好。可同时剪开牙槽部位的部分黏膜或颏舌肌,勿切之太深,以防损伤舌静脉与颌下腺导管。然后用吸收线将伤口作纵向对位缝合3~5针止血。术后用2%红汞涂抹伤口即可。术后观察30 min,无任何不良反应即可离院,给予适量的抗菌药预防感染。
4.术后评价标准:患儿术后舌尖呈弧形,能伸出或抵达上腭为显效;伸舌或抵腭时呈微凹形,但舌尖活动度有所增加为微效;伸舌形态及活动度与手术前相同为无效。
薄膜型患儿中,无需用药者64.5%(388/602);创面稍宽,需给予适量抗生素者35.5%(214/602),其中出血明显,需用浸有0.1 %肾上腺素的棉签或棉球按压创面或敷以少量云南白药粉剂者16.1%(97/602)。粗厚型患儿中,舌系带牵连较多,需同时剪开牙槽部位的部分黏膜或颏舌肌着27.5%(117/425)。
2周后复诊,伤口愈合良好,舌尖形态改善,未出现原位愈合,婴儿吸吮能力增强,舌系带附近的溃疡糜烂愈合。术后1~2年复诊,舌尖形态正常,活动度明显改善,少数年龄较大的患儿舌尖部发育欠佳,稍有凹陷,但未发现发音功能出现障碍。全部602例薄膜型患儿术后效果明显;粗厚型显效96.7%(411/425),微效3.3%(14/425)。14例微效者中,男童8例,女童6例,年龄均为7~12岁,普遍存在舌系带牵连较多的情况,手术后舌尖形态欠佳,伸舌时微凹,但活动度有所增强。
舌系带目前是一种常见病,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发病率为6%左右[2]。目前,对于舌系带过短延长术的最佳施术年龄还没有明确的界定。文献报道中,患儿年龄从出生后数月到12岁不等[3]。本研究认为,为了不影响患儿形成正确的发音习惯,手术在学龄前进行较为恰当,同时应当考虑患儿的具体情况。舌运动严重受限的患儿应及早进行手术;不配合的粗厚性舌系带过短患儿可适当延迟到学龄前进行手术;暂时不能判断舌系带是否过短者,可待患儿学会说话后,视其舌前音发音情况来决定手术与否。
从本组病例的资料显示,简单的舌系带延长术适用于绝大多数的病例,如果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仅以表皮局部麻醉下进行单纯切开术,少数需缝合止血。本组有425例进行了缝合止血,术后未见明显瘢痕挛缩,7岁以上患儿少数舌尖部发育欠佳,未出现发音障碍。患儿术后配合语言训练可较好的解决舌系带过短患者的舌体形态、活动及发音问题。本组667例患儿通过术后语言训练,均改善了吐字不清的问题。上述方法时间段、见效快、费用相对较低,避免了患儿及家长承受更大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3.
2 黄妙珍.舌系带过短的发生率及其与语言清晰关系的调查.上海口腔医学,1994,3:1-2.
3 吉蓉,李琳.儿童舌系带过短矫正术的护理.天津护理,2013,21:227-227.
4 陶震江,万林忠,吴煜农,等.婴儿期行舌系带过短切开术的并发症.口腔医学,2001,21:144-145.
5 彭陈岑,黄涛,甘乾.武汉市洪山区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情况调查.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28-130.
6 刘红军,勾洪良,史荣芬,等.新生儿舌系带短缩畸形早期预防性矫正的临床体会.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2,12:11.
7 金星明,赵晶,章依文,等.发音缺陷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儿科杂志,2004,42:337-339.
8 熊泽东.舌系带延长术致导管损伤1例的报告及回顾性分析.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59-259.
作者单位:434000 湖北,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
(收稿日期:2013-12-12)
(编辑:文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