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小龙 武一萍 郭纯全
【摘要】 目的了解影响4月龄婴儿骨密度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21例4月龄婴儿超声骨密度检测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婴儿超声骨密度异常与性别、体重指数、喂养方式、维生素D(VitD)补充、钙剂补充等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4月龄婴儿中骨密度异常检出率为51.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婴骨密度检测结果异常的风险为男婴的2.24倍(OR=2.24,95%CI:1.31~3.87),BMI每增加一个单位风险增加1.28倍(OR=1.28,95%CI:1.06~1.56);喂养方式、钙剂补充、VitD补充等对骨密度检测结果异常无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婴和BMI增加为骨密度检测结果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4月龄的儿童骨密度异常处于较高的水平,婴幼儿骨强度现状不容乐观,女婴和BMI增加为骨密度检测结果异常的危险因素,在保健和防治过程中应当给予特别关注。
【关键词】婴儿; 超声骨密度; 影响因素
儿童时期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是影响成年骨密度峰值的关键因素。骨密度是判断婴儿骨钙吸收情况和骨骼强度的重要检查指标之一,也是评价小儿生长发育、营养状况,研究各种病理、生理因素导致骨矿化异常的一项重要指标[1-3]。本文对221例4月龄婴儿超声骨密度检测异常发生情况及其与性别、体重指数、喂养方式、维生素D补充、钙剂补充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便为更好开展儿童保健指导服务工作提供参考。
1.对象:收集2012年1月—2013年2月在西城区妇幼保健院体检的221例4月龄婴儿的资料,包括4月龄婴儿超声骨密度检测结果及婴儿体重、身长、喂养方式、钙剂和维生素D(VitD)补充情况等相关因素。
2.超声骨密度检测及检测结果判断标准:采用以色列Sunlight公司生产的omnisenseTM7000P骨密度B超仪检测小儿非用力侧(左)胫骨中断的骨密度。本院骨密度测量由固定人员按标准操作方法进行操作,测量环境温度保证在18 ℃~24 ℃,每天开机后用标准体模校正,其精确性误差小于1%,准确性误差为3%。骨密度测得值与Sunlight公司提供的亚洲儿童数据库进行比较,机器直接提示该婴儿骨密度测量的百分位数和标准差的离差Z值。参照国内外相关的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和相关文献[3-5],根据骨密度检测结果将婴儿分成2组,Z值>-1为正常组,即BMD检测结果高于平均值Tscore-1个标准差SD;Z值≤-1为异常组,即BMD检测结果小于等于平均值Tscore-1个标准差SD。
3.身长、体重测量方法:身长、体重测量方法参照北京市儿童保健常规进行儿童体格测量规范。4月龄婴儿体重测量采用赛康医用度量公司生产的电子婴儿秤,最大载重15 kg,误差不超过10 g;每次测量前,电子称自动清零;婴儿取卧位测量;测量时除去婴儿尿布,保留其单衣裤,精确读数并记录测量值。
4月龄婴儿身长测量采用赛康医用度量公司生产的卧式量板;测量时脱去婴儿鞋帽,保留其单衣裤,婴儿仰卧于量床中央,助手将婴儿头扶正,头顶接触头板,两耳在同一水平,测量者立于婴儿右侧,左手握住婴儿双膝,右手移动足板使其接触双脚跟部,量床两侧读数一致,准确记录测量值。
4.其他指标定义或计算方法:本研究对象中,纯母乳喂养即婴儿出生后4个月内,除母乳外,不添加其他食物或乳类;混合喂养即婴儿出生后4个月内,除母乳外,还添加其他食物或乳类如牛奶、奶制品、配方奶;人工喂养即婴儿出生后4个月内无母乳,完全喂养乳类或其他食物。体重指数(BMI)计算公式为BMI=体重(kg)÷身高(m)2。由于缺乏低幼儿童的BMI指数分类标准,采用《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BMI)分类标准》最低组6岁组标准进行分类,其中男童超重≥16.6 kg/m2,肥胖为≥18.1 kg/m2;女童超重为≥16.3 kg/m2,肥胖为≥17.9 kg/m2。
5.统计学处理:采用SAS 9.2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骨密度检测结果是否异常为因变量(0=否,1=是),将性别(参照组为男性)、喂养方式(参照组为混合喂养)、钙剂补充(参照组为未补充)、VitD补充(参照组为未补充)、BMI分类(参照组为正常)为自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相对危险度。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一般情况:4月龄婴儿骨密度异常检出率为51.1%(113/221)。婴儿性别比、BMI与骨密度检测结果有关,见表1。
表1一般情况与骨密度检测结果的关系
注:*P<0.05
2.骨密度检测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女婴的骨密度检测结果异常的风险为男婴的2.24倍;随BMI指数增加,骨密度检测结果异常的危险度也随之增加,BMI每增加一个单位,其风险增加1.28倍;喂养方式、钙剂补充、VitD补充、BMI分类、身高、体重对骨密度检测结果无影响;见表2。
表2骨密度检测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骨密度检测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女婴和BMI增加为骨密度检测结果异常的危险因素(OR=2.24,95%CI:1.31~3.87;OR=1.28,95%CI:1.06~1.56)。
骨质疏松症为世界各国日益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骨质疏松症主要特征为低密度和骨组织微结构退化,从而造成骨脆性及对骨折的易感性增加。相关研究表明,骨密度在出生后一直处于增长状态,直到成年早期达到高峰,因此有学者认为预防骨质疏松根本性重要措施是提高成年早期的骨峰值,儿童时期的骨密度是影响成年骨密度峰值的关键因素[3-4]。本研究婴儿骨密度异常检出率为51.1%。研究儿童时期骨密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各种影响因素,对预防和控制骨质疏松症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有关早期儿童骨密度变化,特别低幼儿的骨密度数据较少,本研究所提供的数据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影响儿童的骨密度的因素很多,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等,主要影响因素(一类变量)包括性别、年龄、民族、体重指数、生活地域、治疗药物种类和治疗时间等[4],但这些因素是否造成对生命早期骨密度的影响目前仍然不是很清楚。本研究显示,女婴的骨密度检测结果异常的风险高于男婴,与相关报道一致[2,6-7]。导致婴幼儿早期性别间骨密度差异可能与遗传、母亲怀孕期间营养、激素、喂养等因素有关。相关研究提示母亲缺乏维生素D、妊娠糖尿病、胎盘发育不良、早产、母乳喂养期间VitD缺乏等直接影响到胚胎期和新生儿骨密度发育[1,8]。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位于染色体12q12-q14 VitD受体(VDR),位于染色体6q25.1雌激素受体基因(ER),位于染色体17q21.3-q22.1胶原1α1基因(COLIA1)和位于染色体7q21.3-q22.1胶原1α2基因(COLIA2)等与骨代谢的蛋白、激素及增殖因子等与骨密度发育密切相关[3],这些基因在不同性别或人群中表达不同,有可能导致性别间骨密度发育的差异。
本研究显示,随BMI指数增加,骨密度检测结果异常的危险度也随之增加,相关研究也曾报道称体重指数超重的婴儿骨密度水平低[9],身高和体重对骨密度异常影响不明显,可能营养摄入不平衡所致,如相对其他营养素,骨质矿化所需的矿物质营养素如钙等摄入水平或量相对较低,骨质矿化程度低,导致长骨的发育速度落后于体重的增加。
本研究未发现喂养方式、钙剂补充、VitD补充等因素对骨密度检测结果异常有影响,与国外研究报告一致[6]。部分原因可能是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家长对儿童营养的关注与投入均持续增加,但在补充时机、数量和方式等方面可能存在着差异,而掩盖了营养素有效补充与骨密度之间的真正关系[2]。另外,钙在营养上属于阈值物质,在一定范围内钙摄入量低时,吸收率高;摄入高时,吸收率低;当钙摄入量达到一定水平时,钙吸收量不再增加。因此补钙要合理,应关注婴儿营养素补充的科学、安全和有效性。本研究未发现喂养方式对骨密度有影响,但相对于混合喂养,纯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婴幼儿骨密度低下的风险有一定增加趋势,应引起重视。临床和儿童保健实践过程中筛查高危儿童,开展有的放矢的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及时治疗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 Stagi S,Cavalli L,Iurato C,et al.Bone health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the available imaging techniques.Clinical cases in mineral and bone metabolism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talian Society of Osteoporosis,Mineral Metabolism,and Skeletal Diseases,2013:166-171.
2 Xu H,Zhao Z,Wang H,et al.Bone mineral density of the spine in 11,898 chinese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a cross-sectional study.PloS one,2013,8:e82098.
3 王萍玉.儿童骨密度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2,13:138-140.
4 刘忠厚,杨欣,贾军宏.中国人群骨质疏松诊疗手册.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7,13:42-43.
5 高桂香,吴茂萍,马保海,等.潍坊地区学龄前儿童骨密度检测及其相关因素分析.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2,20:127-128.
6 Kurl S,Heinonen K,Jurvelin JS,et al.Lumbar bone mineral content and density measured using a Lunar DPX densitometer in healthy full-term infants during the first year of life.Clin Physiol Funct Imaging,2002,22:222-225.
7 Zanchetta JR,Plotkin H,Alvarez Filgueira ML.Bone mass in children:normative values for the 2-20-year-old population.Bone,1995,16(4 Suppl):393S-399S.
8 Nelson DA,Simpson PM,Johnson CC,et al.The accumulation of whole body skeletal mass in third- and fourth-grade children:effects of age,gender,ethnicity,and body composition.Bone,1997,20:73-78.
9 张玉芬,肖春,张海林.婴儿骨密度测定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医药前沿,2012,2:363-364.
作者单位:100054 北京市西城区妇幼保健院
(收稿日期:2014-01-14)
(编辑: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