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保健·

流浪儿童异常情绪及人格特征调查分析

董亚辉 刘忠 王立娟 王淑珍 王秀丽

【摘要】 目的调查长期流浪儿童人格特征及存在的异常情绪。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流浪儿童作为流浪组,选择同期在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预防接种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使用儿童版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艾森克情绪稳定性测验量表对两组儿童性格及情绪特征进行评估。结果流浪组男童、女童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流浪儿童性格孤僻、适应环境困难、明显掩饰倾向、高度情绪不稳定性及不良的精神质特征;流浪儿童存在自卑、抑郁、焦虑、疑心病观念等异常情绪。结论流浪儿童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同时存在异常情绪。

【关键词】流浪儿童; 人格特征; 艾森克人格问卷; 艾森克情绪稳定性测验

流浪儿童问题是中国目前面临的一项严重的社会问题,按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对流浪儿童的定义[1],2000年中国流浪儿童数量为15万人次,2006年上升至2O万人次,2008年已上升至100万[2]。流浪儿童因经济、家庭、社会、教育等方面的特殊性,加之中国目前处于发展型社会,使流浪儿童的收治更加复杂,从“儿童”到“流浪儿童”社会角色的变化、艰难的处境、家庭温情的缺失、社会支持的缺乏、流浪经历中的挫折以及来自社会的歧视和抵制、生存技能的缺乏使他们的情绪状态逐渐偏离正常,逐渐形成病态人格特征,更加难以适应正常社会环境,给国家的救助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在救助过程中,虽然他们的物质状况得到改善,但由于流浪儿童长期形成的异常情绪和异常人格的偏差,使其很难真正融入正常生活轨迹,甚至发生救助后的再次或多次流浪[3-4]。因此,调查明确流浪儿童的异常情绪和异常人格特征对进一步的救治具有指导性意义。本研究将对流浪儿童的人格特征及异常情绪进行调查分析,为建立深入救助机制提供指导。

对象与方法

1.对象: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接收的流浪儿童,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10[5]排除精神发育迟滞及处于重型精神障碍发病期无法正常沟通的儿童,最终符合标准的流浪儿童100例(流浪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6~15岁,平均(9.2±2.5)岁;伴有躯体疾病者7例,给予对症治疗康复后入组。选择同期在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预防接种的健康儿童(对照组)100例,其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6~14岁,平均(9.1±2.7)岁,两组在性别比例、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方法:使用儿童版艾森克人格问卷(EPQ)[6]和艾森克情绪稳定性测验量表对全部儿童按男女不同性别进行评估。

3.EPQ(儿童版):儿童版艾森克人格问卷是一种多维个性测验量表,共分4个典型维度代表,包括N、E、P、L四量表,N反映神经质及情绪稳定性,E反映内外向性、P反映精神质、L反映掩饰、虚假倾向,共88项问题,P18题,E25题,N23题,L22题,答“是”得1分,分值越高反映相应维度所代表人格特征更显著。

4.艾森克情绪稳定性测验量表:从7方面全面测量情绪状态,共分210题,7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30题,包含自卑感、抑郁性、焦虑、强迫症、依赖性、疑心病观念和负罪感7种异常情绪,按计分表中的数字所代表的不同题目号进行,+代表“是”,得1分,-代表“否”,得1分,无法确定按0.5分计。自卑感、抑郁性、依赖性分值越低,代表该情绪问题越突出,其余各项分值越高代表相应情绪越突出。

5.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两组不同性别儿童EPQ各项目评估比较:流浪组男、女童E、P、N、L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浪儿童性格孤僻、适应环境困难、明显掩饰倾向、高度情绪不稳定性及不良的精神质特征,见表1。

2.两组艾森克情绪稳定性测验评估比较显示:流浪组男、女儿童自卑感、抑郁性、焦虑、疑心病观念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浪儿童存在自卑、抑郁、焦虑、疑心病观念等异常情绪,见表2。

表1两组EPQ各项目比较

组别性别例数EPNL流浪组男5650.46±8.94*54.89±11.41*54.19±9.78*58.36±7.05*女4450.22±7.83#49.18±10.30#57.71±9.50#61.34±6.78#对照组男5443.53±7.4246.71±10.2646.15±8.6352.97±4.36女4641.22±6.6538.24±7.3848.23±8.5954.97±5.36

注:与对照组男童比较,*P<0.05;与对照组女童比较,#P<0.01

表2两组艾森克情绪稳定性测验量表比较

组别性别例数自卑感抑郁性焦虑强迫症依赖性疑心病观念负罪感流浪组男569.2±1.4*8.6±1.9*28.6±1.2*3.1±0.66.6±2.718.6±1.6*2.6±1.9女446.1±2.0#5.2±2.8#25.2±1.6#2.2±1.44.2±2.315.2±2.1#2.2±1.2对照组男5425.7±3.224.9±4.44.5±1.32.9±0.56.9±2.83.9±1.72.8±1.3女4626.2±2.326.1±2.43.1±1.62.1±0.94.1±2.12.1±2.22.1±1.3

注:与对照组男童比较,*P<0.01;与对照组女童比较,#P<0.01

讨论

儿童期正常的心理发育关系到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对人的一生起决定性作用。社会学因素是影响儿童心理发育的两大因素之一[7-9],流浪儿童由于特殊的生存环境,在家庭、学校、经济、价值观等社会学因素方面失去对成长至关重要的支持,过早地脱离了正常的发展轨迹,导致心理行为偏差,最终使人格发育偏离正常,远期人格发展前景让人堪忧。目前,国内对流浪儿童的救助多以物质援助为主,忽视了流浪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最终只解决了短期生存问题,却丧失了改善远期发展的良机。本研究基于以上问题对流浪儿童进行两个阶段的调查,第一阶段为流浪儿童人格特征调查,相关调查显示不同性别流浪儿童在流浪特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10-11],为了更好观察不同性别流浪儿童性格特征,本研究分别对男、女研究对象与正常对照组对比结果显示,不同性别流浪儿童人格特征与正常儿童比较存在显著异常,存在明显人格偏差倾向,普遍表现为孤僻、敏感、多疑、自我中心、难适应外环境,情感脆弱,担心、恐惧与焦虑,遇事不冷静,冲动与攻击性,封闭、敌对、高戒备等异常倾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性格异常的外在情绪表现显示不同性别流浪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存在显著的自卑感、抑郁性、焦虑、疑心病观念等异常情绪,情绪调查结果与相应异常性格结果大致属同一纬度,表明流浪儿童畸形人格特征最初形成的基础在于异常的心理发育所导致的各种各样的不良情绪,逐渐进一步形成一套适应流浪环境的畸形人格特征并不断的使这种性格固定下来,虽然短期内对流浪儿童的流浪生涯中生存有利,但对于救助机构来说,流浪时间越长,畸形人格特征的形成越牢固,从而越难以使流浪儿童彻底摆脱流浪生活,形成流浪-异常情绪-异常人格-救助-适应困难-再流浪的恶性循环。

本研究得出,流浪儿童具有自身适应流浪环境的异常的情绪和畸形人格特征,明确以上情况后相关救助机构需要在关键的医疗救助环节完善针对性的医疗救助体系,彻底切断流浪儿童的恶性循环,使流浪儿童真正回归正常生活,达到身心的全面回归。

参考文献

1 沁南,崔丽娟.心理弹性对于预防流浪儿童偏差行为的意义.青少年犯罪问题,2012,2:96-98.

2 赵维泰.关于中国流浪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中州学刊,2005,4:98.

3 黄英,邓克琴,杨坤芳,等.反复发作性精神分裂症的服药认识观及相关因素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90-192.

4 谢玲,杨彦春,高代,等.不良家庭环境对儿童青少年生物应激反应系统的影响.华西医学,2007,22:413-414.

5 范肖冬译.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70-79.

6 龚耀先.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湖南:湖南地图出版社,1992.

7 张莉,唐安平,于金鸣.儿童精神障碍住院临床资料的20年回顾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658-660.

8 魏金铠,栗克清,高顺卿,等.现代儿童心理行为疾病.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46-52.

9 贺文均,冯维.十年来我国流浪儿童研究述评.山东省团校学报,2011,6:17-20.

10 黄朝红,黄朝芬,周莉,等.儿童精神障碍97例行为分析.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8,4:324-326.

11 毕伟.国内流浪儿童状况研究综述.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53-59.

作者单位: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截瘫疗养院精神科

(收稿日期:2014-04-29)

(编辑: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