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儿临床·

2013—2014年某院儿童高发眼病分析

郭红枝 朱芳 刘怡 王雅芬

【摘要】 目的 分析0~12岁儿童不同年龄段的高发眼病。 方法 按照《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标准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0~12岁9 541名儿童眼保健门诊高发眼病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儿童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高发眼病。0~1岁主要为感染性眼病和先天性眼病,>1~3岁为高度屈光不正和眼外伤,>3~7岁为屈光不正性弱视,>7~12岁为近视眼。 结论 儿童在不同的的成长阶段有不同的护眼重点,要根据儿童视觉发育过程中的视觉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保障儿童视觉功能的健康发育。

【关键词】 眼保健; 视觉发育; 关键期; 可塑性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提高儿童体质健康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战略。儿童体质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就是儿童视觉的正常、健康发育。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儿童与眼睛二者结合其意义更为重要[1]。儿童期是人类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出生后早期,从出生到3岁是眼睛结构的发育期,3~6岁是视功能的发育期,6岁前是视觉发育关键期,7~12岁为儿童的用眼高峰期,此期间视力最有可塑性,既是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视力异常的时期,又是视力异常预防与治疗的最佳时期[2]。对儿童各年龄段保健显得尤为重要。

对象与方法

1.对象:收集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长治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眼科门诊就诊儿童9 541名。0~1岁2 480例,>1~3岁1 616例,>3~7岁2 876例,>7~12岁2 569例。

2.检查内容:按照《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标准[3]对各年龄段采用不同的检眼措施。0~1岁检查(0~6个月)眼外观、光照反应、红球实验、瞬目反射(>6月龄~1岁)以上检查项目上加眼位检查和眼球运动检查。>1~3岁检查眼外观、眼位检查、眼球运动检查、视物行为观察、伟伦屈光度筛查。>3~7岁检查眼外观、眼位检查、眼球运动检查、视物行为观察、伟伦屈光度筛查、视力筛查。>7~12岁检查眼外观、眼位检查、眼球运动检查、视物行为观察、伟伦屈光度筛查、视力筛查。

3.检查方法:(1)眼外观用手持裂隙灯,观察眼睑有无缺损、炎症、肿物,两眼大小是否对称;结膜有无充血,结膜囊有无分泌物或持续溢泪;角膜是否透明呈圆形;瞳孔是否居中形圆、两眼对称、黑色外观。(2)光照反应。检查者将手电灯快速移至婴儿眼前照亮瞳孔区,重复多次,两眼分别进行。小儿出现反射性闭目动作为正常。(3)瞬目反射。受检者取顺光方向,检查者以手或大物体在受检者眼前快速移动,不接触受检者。婴儿立刻出现反射性防御性的眨眼动作为正常。(4)红球实验,用直径5 cm左右色彩鲜艳的红球在婴儿眼前20~33 cm距离缓慢移动,可以重复检查2~3次。婴儿出现短暂寻找或追随注视红球的表现为正常。(5)眼位检查。角膜映光加遮盖实验,将手电灯放至婴儿眼正前方33 cm,吸引婴儿注视光源;再用遮眼板分别遮盖婴儿的左、右眼,观察有无眼球摆动。正常婴儿两眼注视光源时,瞳孔中心各有一反光点,分别遮盖左右眼时没有明显的眼球摆动。(6)眼球运动。自小儿正前方,分别向上、下、左、右慢速移动手电灯。正常两眼注视光源时,两眼能够同时同方向平稳移动,反光点保持在两眼瞳孔中央。(7)视物行为观察。询问家长儿童在视物时是否有异常的行为表现,如不会与家人对视或对外界反应差,对前方障碍避让迟缓,暗处行走困难,视物明显歪头或距离近,畏光或眯眼、眼球震颤等。(8)视力筛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测距离5 m,视力表照度为500 lux,视力表1.0行高度与受检者眼睛高度一致。检查时,一眼遮挡,但勿压迫眼球,按照先右后左顺序,单眼进行检查。自上而下辨认视标,直到不能辨认的一行时为止,其前一行即可记录为被检者的视力。弱视的诊断标准为眼球无明显病变,且3岁矫正视力低于0.5,>3~5岁矫正视力低于0.6,>5~7岁矫正视力低于0.7,或双眼矫正视力相差两行以上[1]。对4岁视力≤0.6,5岁及以上≤0.8的视力低儿童,或两眼视力相差2行及以上的儿童,在2周~1个月内复查[4]。(9)伟伦屈光度筛查采用美国伟伦公司生产的S手持自动验光仪,即一组微透镜陈列,使人眼屈光成像经仪器软件转换为球柱联合的屈光表达。仪器检查范围,球镜+6.00~-5.00DS,柱镜+3.00~-3.00 DC,超过仪器测量范围时仪器显示±9.00,仪器测量不出则不显示数据,仪器显示测量可信指数1~9,≥6表示可信程度好,散瞳检影验光由专人对所有被检查儿童在自然状态下进行检查,并打印记录。然后进行屈光类型分析,并对返诊的屈光异常儿童重复查视力,对视力异常儿童进一步眼科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再用1%阿托品眼膏点眼,3次/天,连用3 d后检影验光,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5]

结果

0~1岁以感染性眼病和先天性眼病为主,先天性眼病包括先天性白内障(2例)、先天性青光眼(1例)、视网膜母细胞瘤(1例)、先天性眼球震颤(4例)、先天性斜视(2例)、先天性上睑下垂(1例);>1~3岁以高度远视和散光至屈光异常为主;>3~7岁以屈光不正、屈光不正性弱视和眼外伤为主;>7~12岁近视眼是高发年龄;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眼部异常情况[(%)]

年龄(岁)例数感染性眼病先天性眼病屈光不正眼外伤弱视0~1248043(17)11(04)000>1~316168(05)010(06)3(02)0(17)>3~728767(02)0178(62)7(02)172(60)>7~1225696(02)0809(315)00(00)

讨论

本研究显示,0~1岁以感染性眼病(1.7%)和先天性眼病(0.4%)为主。感染性眼病经过积极抗感染,局部按摩泪道和泪道冲洗、泪道探通等治疗后均得到痊愈;先天性眼病包括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视网膜母细胞瘤等,早期手术是治愈的关键,如果不能早期发现,对视力的损害是不可逆的,甚至危及生命。>1~3岁是眼球发育的快速生长期,也是视觉发育的最关键的时期,此期应早期发现斜视、弱视的征象,杜绝对小儿眼睛的不良刺激,保障眼睛视觉功能的正常发育。对筛查出的高度数的屈光不正(特别是高度数的远视导致的内斜视),给予及早佩戴矫正眼镜进行治疗。>3~7岁是眼球的结构和功能逐渐发育完全时期,此期眼球结构和功能的发育均有一定的可塑性,是儿童眼保健的关键时期。此期以屈光不正性弱视和眼外伤为高发眼病,此年龄小儿爱跑动、好奇心强,要对父母加强安全教育,如不要拿筷子、铅笔等尖锐物跑动,以免摔倒扎伤眼睛,注意烟花爆竹的安全燃放等。另外此年龄段是弱视治疗的关键期。弱视是儿童时期视觉发育时期的一种常见病,对眼睛的最大危害不仅是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低于正常,而且会失去立体视功能。立体视觉是辨别远近、深浅所必备的功能。一个人若没有完善的立体视觉,即使每眼视力正常,也不能很好完成精细工作。弱视的最佳治疗年龄在3~7岁,此期应力争使每一个儿童得到一次全面的眼保健检查。8~12岁视力保健的重点是近视眼的预防。本研究显示近视眼的发病率为32.01%,视力低下的状况令人担忧。本研究显示,屈光不正及屈光不正性弱视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与黄艳等[6]对合肥市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情况和上海市学龄前儿童眼保健分析相符[7]

伟伦屈光度筛查在本研究中起到重要作用,用于个体及集体儿童进行视力筛查非常方便,并且检查准确性较高,节省时间和人力物力[8]。在探讨儿童眼保健管理模式时,提出“筛查-健康宣教-诊断-治疗-随访”的检测管理模式[9]。可见早期进行干预至关重要,预防近视的关键在于减少过多的近距离用眼负担。早期发现高危儿童,如有近视倾向,则应采取一系列的干预措施保证学龄期儿童形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和距离,提供适当照明条件的学习环境,定期得到眼科检查,早期发现视力问题并进行医学验光及配镜,这将对预防学生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高发眼病,眼保健工作者要针对不同的年龄段对家长、老师积极进行眼保健知识的宣教,儿童视残和成人视残都应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由于儿童所处的年龄段及生长发育的特殊性,进行早期的儿童视觉干预有其更重要的意义。儿童眼保健工作以医院、幼儿园、家庭为一体化模式,使眼保健管理工作能有序地规范进行[10],只有三者合一才能真正使儿童眼保健问题得到改进。

参考文献

1 李丽红.儿童眼病筛查.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6.

2 李慧芳.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分析.中外医学研究,2012,10:71.

3 王芳润,尹忠贵,杨晨皓.儿童视力与屈光特点及相关问题讨论.中国眼耳鼻科杂志,2006,6:341-343.

4 张丹,谢玉,刘春梅.婴幼儿视力筛查结果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257-259.

5 于新,杨钻英.佛山市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调查机器危险因素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10:341.

6 黄艳,殷刚柱,邵子瑜,等.合肥市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安徽医学,2013,7:997-999.

7 董益萍,沙吉达,朱剑峰,等.上海市社区学龄前儿童初级眼保健模式探讨.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1:29-33.

8 殷深妹,熊惠民.视力筛查仪在儿童眼保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7,8:773-774.

9 王丹,李素珍,张娟.北京东城区学龄前儿童眼保健管理模式探索.中国民康医学,2014,3:86-88.

10 郭建玲,余凤慈,梁淑贞,等.学龄前儿童眼保健之医院、幼儿园、家庭一体化模式探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2854-2856.

作者单位: 046000 山西长治,长治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

(收稿日期:2014-08-16)

(编辑: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