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儿临床·

子宫内膜癌腹腔镜切除术围术期血清BSA、TSGF、PKM2及PLGF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张建玲

【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腹腔镜切除术围术期血清白蛋白(BSA)、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丙酮酸激酶2(PKM2)及胎盘生长因子(PLGF)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拟于本院行腹腔镜切除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62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30例同期健康查体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实验组均采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并计划随访3年。采用ELISA法检测对照组和实验组术前(T0)和术后1 d(T1)、3 d(T2)、5 d(T3)、7 d(T4)和10 d(T5)的血清BSA、TSGF、PKM2和PLGF水平。统计实验组3年复发情况和3年生存率并分析子宫内膜癌腹腔镜切除术围术期血清BSA、TSGF、PKM2和PLGF水平与其预后情况的关系。 结果 实验组T0血清BSA水平为(25.28±2.78)g/L,低于对照组的(42.65±5.59)g/L;实验组T0血清PLGF、TSGF、PKM2水平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T0比较,实验组T3、T4和T5的血清BSA水平升高,同期血清PLGF、TSGF、PKM2水平则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3年复发率和3年存活率分别为41.9%和74.2%,且3年内复发或死亡患者血清BSA水平低于无复发或存活患者,血清BLGF、TSGF、PKM2水平则高于无复发或存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癌腹腔镜切除术围术期血清BSA水平与其3年复发率呈负相关(r=-0.874,P<0.05),与其3年生存率则呈正相关(r=0.894,P<0.05);子宫内膜癌腹腔镜切除术围术期血清PLGF、TSGF、PKM2水平与其3年复发率均呈正相关(r=0.843、0.855、0.873,P<0.05),与其3年生存率则均呈负相关(r=-0.882、-0.832、-0.818,P<0.05)。 结论 子宫内膜癌腹腔镜切除术围术期血清BSA水平偏低而血清PLGF、TSGF、PKM2水平则较高且均与患者术后复发、生存等预后情况相关,这可能与子宫内膜癌患者蛋白质分解增加和PLGF、TSGF、PKM2促进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相关,子宫内膜癌腹腔镜切除术围术期血清BSA、PLGF、TSGF、PKM2水平可能作为其患者预后评价的参考指标。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腹腔镜切除术; 白蛋白; 胎盘生长因子; 临床意义

子宫内膜癌指的是原发于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随着我国女性寿命的延长及外源性雌激素的滥用而逐年上升[1]。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首选手术治疗,其中腹腔镜手术治疗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然而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预后情况不一[2]。早期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进行有效干预对其预后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白蛋白(BSA)由肝脏合成,具有维持胶体渗透压、运输等作用,在术后患者伤口愈合中亦具有重要的作用[3]。因此,血清BSA水平可能与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患者的预后情况相关。胎盘生长因子(PLGF)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中的一员,具有促进血管新生和增强其活性的作用,在肿瘤生长和血管存活中具有促进作用[4]。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失调,是肿瘤的分子标记物[5]。丙酮酸激酶2(PKM2)是诱导和维持有氧糖酵解的关键代谢酶,是多种肿瘤治疗的靶点[6]。因此,血清胎盘生长因子水平、TSGF、PKM2亦可能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情发展和预后情况相关。然而,目前关于血清BSA和PLGF水平与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患者预后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分析子宫内膜癌腹腔镜切除术围术期血清BSA和PLGF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患者3年复发率和生存率的关系,为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评估和改善提供指导。

对象与方法

1.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数序编号并采用数字随机表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拟于本院行腹腔镜切除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62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30例同期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纳入标准为实验组均为本院确诊为子宫内膜癌且无手术禁忌症患者,两组均对实验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为合并其他盆腔疾病或严重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患者。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且入选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实验组年龄27~64岁,平均年龄(48.5±6.8)岁;体重48.3~85.5 kg,平均体重(58.7±10.2)kg;产次0~3次,平均产次(1.2±0.6)次;流产次数0~4次,平均流产次数(1.4±0.3)次。对照组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8.6±6.6)岁;体重45.8~83.3kg,平均体重(58.2±10.2)kg;产次0~3次,平均产次(1.1±0.5)次;流产次数0~3次,平均流产次数(1.4±0.3)次。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年龄、体重、产次、流产史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实验组均接收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同参考文献[7],术后常规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和营养支持;实验组患者均计划随访3年。

3.检测方法:对照组入选次日检测其血清BSA、PLGF、TSGF、PKM2水平,并分别于实验组术前(T0)和术后1 d(T1)、3 d(T2)、5 d(T3)、7 d(T4)和10 d(T5)检测其血清BSA、PLGF、TSGF、PKM2水平。血清BSA、PLGF、TSGF、PKM2水平检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于受检当日抽取空腹肘静脉血3 ml置于EDTA抗凝管中静置20 min,以3 500 r/min和3 cm离心半径离心5 min后取上层血清分装于1 ml冷冻管中并置于-20oC恒温箱中保顿待测。血清BSA和PLGF水平检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人血清白蛋白(HSA)Elisa试剂盒由上海凯博生化试剂有限公司提供,人胎盘生长因子(PLGF)ELISA检测试剂盒由研域(上海)试剂有限公司提供,人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ELISA检测试剂盒由上海岚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人M2-型丙酮酸激酶(PKM2)ELISA试剂盒由上海常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酶标仪为德国BERTHOLD Mithras LB 940 多功能酶标仪,操作均严格按照仪器和试剂盒说明书要求进行。统计实验组3年复发情况和3年生存率。

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关系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两组血清BSA、PLGF、TSGF、PKM2水平比较:实验组T0、T1、T2、T3、T4和T5的血清BS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同期血清PLGF、TSGF、PKM2水平高于对照组;实验组T3、T4和T5的血清BSA水平均较T0升高,同期血清PLGF、TSGF、PKM2水平则较T0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实验组血清BSA和PLGF 、TSGF、PKM2水平分别于T5、T1、T1和T1达到最高值,并分别于T1和T5、T5和T5达到最低值,见图1。

表1 两组血清BSA、PLGF、TSGF、PKM2水平比较

组别时间BSA(g/L)PLGF(pg/ml)TSGF(u/ml)PKM2(U/L)实验组(n=62)T0253±28389±54734±56612±88T1252±27394±56755±57623±74T2264±31370±42724±58595±66T3275±36∗332±39∗686±61∗524±66∗T4305±56∗265±36∗656±51∗465±57∗T5378±65∗187±23∗634±55∗400±56∗对照组(n=30)427±56#101±12#572±45#277±55#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实验组T0、T1、T2、T3、T4和T5比较,#P<0.05。

2.实验组预后情况分析:实验组3年复发率为41.9%,而3年存活率为74.2%,患者预后情况较差,尽早对其预后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干预十分必要,见表2。

3.实验组不同预后情况患者血清BSA、PLGF、TSGF、PKM2水平比较:实验组3年内复发或死亡患者血清BSA水平低于无复发或存活患者,血清BLGF、TSGF、PKM2水平则高于无复发或存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和表4。

表2 实验组预后情况分析

预后情况状态例数比例(%)复发情况无复发36581复发26419存活情况存活46742死亡16258

A:子宫内膜癌腹腔镜切除术围术期血清BSA水平变化;B:子宫内膜癌腹腔镜切除术围术期血清PLGF水平变化;C:子宫内膜癌腹腔镜切除术围术期血清TSGF水平变化;D:子宫内膜癌腹腔镜切除术围术期血清PKM2水平变化
图1 子宫内膜癌腹腔镜切除术围术期血清BSA、PLGF、TSGF、PKM2水平变化

表3 实验组不同复发情况患者血清BSA和PLGF水平比较

时间(天)复发情况BSA(g/L)PLGF(pg/ml)TSGF(u/ml)PKM2(U/L)T0复发236±34∗442±64∗784±60∗708±94∗无复发273±35323±50688±52513±66T5复发312±45∗245±33∗694±67∗467±59∗无复发422±67162±26566±58344±42

注:与无复发患者比较,*P<0.05

表4 实验组不同存活情况患者血清BSA和PLGF水平比较

时间(天)存活情况BSA(g/L)PLGF(pg/ml)TSGF(u/ml)PKM2(U/L)T0死亡274±45∗446±61∗786±64∗704±97∗存活234±32335±50676±52534±66T5死亡296±43∗225±34∗689±58∗455±61∗存活405±56166±32565±55347±52

注:与存活患者比较,*P<0.05

4.子宫内膜癌腹腔镜切除术围术期血清BSA、PLGF、TSGF、PKM2水平与其预后情况的关系分析: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子宫内膜癌腹腔镜切除术围术期血清BSA水平的升高,其3年复发率降低,3年生存率升高,子宫内膜癌腹腔镜切除术围术期血清BSA水平与其3年复发率呈负相关,与其3年生存率则呈正相关;随着子宫内膜癌腹腔镜切除术围术期血清PLGF、TSGF、PKM2水平的升高,其3年复发率升高,3年生存率则降低,子宫内膜癌腹腔镜切除术围术期血清PLGF、TSGF、PKM2水平与其3年复发率均呈正相关,与其3年生存率则均呈负相关。见表5。

表5 子宫内膜癌腹腔镜切除术围术期血清BSA、PLGF、TSGF、PKM2水平与其预后情况的Spearman秩相关分析

相关因子3年复发率rP3年生存率rPBSA-0874<0050894<005PLGF0843<005-0882<005TSGF0855<005-0832<005PKM20873<005-0818<005

讨论

作为女性最常见的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子宫内膜癌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约20%~30%,近年来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8]。子宫内膜癌发病率高,复发率和死亡率亦较高,是严重影响女性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9]。目前,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然而由于患者年龄、免疫功能、并发症及手术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患者的预后情况不一[10]。明确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并及时进行干预对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其预后情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除了与患者本身年龄、免疫功能等相关外,亦可能与其营养状况及癌症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相关。BSA是可反映机体营养状况和蛋白质代谢情况的重要蛋白,在机体胶体渗透压维持、体内物质运输和促进术后伤口愈合等均具有重要作用[11-12]。而PLGF是可促进肿瘤生长及其血管生成等的癌症相关因子[13]。TSGF可刺激恶性肿瘤血管生成,参与多种肿瘤的发展[14]。段瑞华等[15]的研究表明PKM2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机体BSA、PLGF、TSGF、PKM2的血清表达情况均可能与子宫内膜癌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患者的预后情况相关。明确子宫内膜癌腹腔镜切除术围术期血清BSA和PLGF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对患者预后的评估和改善均具有指导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血清BSA水平偏低,患者营养状况不佳,这可能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疾病本身造成蛋白质分解加速,BSA在血液中浓度下降相关。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血清PLGF、TSGF、PKM2水平较高,提示PLGF、TSGF、PKM2血清表达水平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相关。经腹腔镜切除术治疗1 d后,患者的血清BSA水平达到最低,其后逐渐升高;而血清PLGF、TSGF、PKM2则于术后1 d达到最高,其后逐渐下降;提示手术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症,术后短期内由于手术本身对机体造成的影响及术后伤口愈合进一步加剧患者体内蛋白质降解[16],可进一步降低患者血清BSA水平和升高其血清PLGF、TSGF、PKM2水平。术后随着患者机体的逐渐康复和伤口愈合,患者血清BSA水平可逐渐升高,血清PLGF、TSGF、PKM2水平则逐渐下降。本研究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3年复发率约40%,术后3年死亡率约25%,子宫内膜癌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患者预后情况较差,早期对其预后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干预从而改善预后十分必要。子宫内膜癌腹腔镜切除术后出现复发和死亡患者的血清BSA水平较低而血清PLGF、TSGF、PKM2水平较高,提示血清BSA、PLGF、TSGF、PKM2均可能与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情况相关,这与机体BSA、PLGF、TSGF、PKM2的血清表达情况均可能与子宫内膜癌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患者的预后情况相关的假设一致。进一步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癌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患者围术期血清BSA、PLGF、TSGF、PKM2水平均与患者的3年复发率和3年生存率等预后情况相关,子宫内膜癌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患者围术期血清BSA和PLGF、TSGF、PKM2水平可能作为其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之一,出现血清BSA水平明显降低和血清PLGF、TSGF、PKM2水平明显升高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需警惕其术后不良预后的发生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综上所述,血清BSA、PLGF、TSGF、PKM2水平在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较高且与其腹腔镜切除术后3年复发率和生存率均相关,可能作为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镜切除术后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之一。

参考文献

1 祁昔琴,徐辉,李红,等.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肿瘤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4,30:987-990.

2 Mandato VD,Farnetti E,Torricelli F,et al.HNF1B polymorphism influence the prognosis of endometrial cancer patients:a cohort study.BMC Cancer,2015,15:229.

3 刘骅,凌伟,曹晖,等.免疫强化肠内与肠外营养对老年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1000-1004.

4 Snuderl M,Batista A,Kirkpatrick ND,et al.Targeting placental growth factor/neuropilin 1 pathway inhibits growth and spread of medulloblastoma.Cell,2013,152:1065-1076.

5 闵玲,钟亮星,陈琳娜,等.血清TSGF、SCC联合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实用医学杂志,2014,30:898-900.

6 凌霄华,庄丽维,胡成乙,等.早期胃癌胃微血管形态变化及Bcl-2和M2-丙酮酸激酶的表达特点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389-3391.

7 徐凤华,张丽华.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效果比较.中国现代医生,2012,50:58-59.

8 李小毛,张宇.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513-515.

9 欧阳一芹,杨敏,李莉,等.雌激素受体α异构体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及与肿瘤预后的相关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4:338-342.

10 王敏,马志红,史春雪,等.子宫内膜癌手术预后因素的多因素分析.中国肿瘤临床,2011,38:344-348,356.

11 Liu X,Meng QH,Ye Y,et al.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pretreatment serum levels of albumin,LDH and total bilirubin in patients with non-metastatic breast cancer.Carcinogenesis,2015,36:243-248.

12 王兴盛,田振伟,储洪博,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变化.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46-49.

13 Huang W,Zhu S,Liu Q,et al.Placenta growth factor promotes migration through regulating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related protein expression in cervical cancer.Int J Clin Exp Pathol,2014,7:8506-8519.

14 马超,杨晓春,闫威,等.TNF-α及TSGF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3,29:134-137.

15 段瑞华,王西涛.联合检测三项血清肿瘤标志物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医药,2012,7:38-39.

16 Wu N,Chen G,Hu H,et al.Low pretherapeutic serum albumin as a risk factor for poor outcome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Nutr Cancer,2015,67:481-485.

作者单位: 273500 山东邹城,邹城市人民医院妇科

(收稿日期:2015-04-28)

(编辑:方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