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与出生缺陷·

北京市东城区1995—2014年主要出生缺陷变化趋势分析

郝建珍 耿红 栾艳秋 陈燕杰

【摘要】 目的 分析北京市东城区1995—2014年主要出生缺陷变化趋势,研究其发生规律,了解产前筛查和不同形式的产前诊断对减少出生缺陷的贡献。 方法 利用北京市东城区妇幼保健院出生缺陷监测系统及产科质量数据系统,总结北京市东城区从1995年初—2014年底出生缺陷及围产相关数据。 结果 北京市东城区1995—2014年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波动于9.4‰~39.2‰,中位发生率为19.9‰。选取最优回归方程为幂函数拟合,y=9.501X0.334,调整后R2=0.614,P<0.001,残差平方和=0.804,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围产出生缺陷率无明显上升趋势。前8名出生缺陷中,先天性心脏病以较为稳定的发生率始终居于出生缺陷顺位第一;多/并指/趾、唇腭裂、脑积水、唐氏综合征、肢体短缩、外耳畸形、尿道下裂也是较为常见的出生缺陷。脑积水的发生率呈现下降趋势(线性回归R2=0.96,P=0.02)。男胎总体出生缺陷的发生率高于女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尿道下裂发病均为男胎;多/并指/趾、唇腭裂、外耳畸形男胎的发病率高于女胎;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脑积水、唐氏综合征、肢体短缩的男、女发病率无差异。 结论 北京市东城区1995—2014年出生缺陷发生率波动于9.4‰~39.2‰,中位发生率为19.9‰,呈现缓慢上升趋势。随着产前诊断率逐年稳步提高,围产出生缺陷率较总体出生缺陷率无上升趋势。

【关键词】 出生缺陷; 发生率; 顺位

出生缺陷是从出生就表现的身体结构或功能异常[1]。在美国大概每33个婴儿出生就有一个是出生缺陷。医务人员无法预防所有出生缺陷的发生,但是可以通过适当地努力减少一些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从而增加得到一个健康新生儿的概率。大部分出生缺陷被认为是由于一些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它们包括基因和环境因素,已了解了其中一些出生缺陷的病因,但是大部分出生缺陷的病因不明。已经被证实的危险因素包括孕期吸烟、饮酒[2-3]或服用一些致畸药物;母体孕前或孕期合并肥胖或未经控制的糖尿病[4];孕妇年龄高于35岁;有出生缺陷的家族史等。然而,具有以上高危因素并不一定发生胎儿出生缺陷,无任何高危因素的孕妇也可能发生胎儿出生缺陷 [5-7]。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市东城区近20年出生缺陷相关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进一步了解出生缺陷发生的顺位及其变化趋势,对几种主要出生缺陷发生的具体数据分析,了解产前筛查和不同形式的产前诊断对减少出生缺陷的贡献,进而为完善常规产前胎儿畸形筛查和诊断体系提供可靠的临床实践指导依据,对育龄女性健康生育宣教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依据,进一步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对象与方法

1.对象:总结北京市东城区从1995年初—2014年底出生缺陷共计3 416例,围产儿175 594例的相关数据。对数据来自北京市东城区妇幼保健院出生缺陷监测系统及产科质量数据。

2.方法:出生缺陷监测从1986年起一直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监测对象为住院分娩的围产儿(孕满28周至产后7天内)。自2003年起出生缺陷的监测范围扩大到从怀孕起到产后7天。但由于各地住院分娩率差异较大故所获得的监测结果具有一定局限性。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某地区出生缺陷的发生状况。从2003年起国内部分省市实施了出生缺陷人群监测试点项目,获得每年出生缺陷发生率及主要出生缺陷顺位情况。具体分析几种主要出生缺陷发生率随时间及胎儿性别等因素的变化情况,孕妇年龄对出生缺陷的影响,统计分析几种主要出生缺陷产前检出率的变化趋势。

3.相关定义:出生缺陷发生率是指在辖区内当年出生缺陷发生例数与当年出生人数之比;围产出生缺陷率是指孕28周后出生的出生缺陷例数与当年出生人数之比。

4.统计学处理:采用Excel 2007整理数据,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出生缺陷的发生率进行曲线拟合,通过调整后的R2P值及残差平方和,选取最优回归方程,评估出生缺陷的变化趋势。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北京市东城区1995—2014年出生缺陷及围产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图1):北京市东城区1995—2014年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波动于9.4‰~39.2‰,中位发生率为19.9‰。选取最优回归方程为幂函数拟合,y=9.501X0.334,调整后R2=0.634,P<0.001,残差平方和=0.804,显示出生缺陷率呈缓慢上升趋势,围产出生缺陷率无明显上升趋势。

2.出生缺陷顺位(表1):前8名出生缺陷中,先天性心脏病以较为稳定的发生率始终居于出生缺陷顺位第一;多/并指/趾、唇腭裂、脑积水、唐氏综合征、肢体短缩、外耳畸形、尿道下裂也是较为常见的出生缺陷。脑积水的发生率呈现下降趋势(线性回归R2=0.96,P=0.02)。唐氏综合征和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诊断率呈现上升趋势(线性回归R2=0.912、0.950,P=0.045、0.025);脑积水的产前诊断率高达90%以上;外耳畸形、尿道下裂这2种出生缺陷需要依赖出生后诊断,产前诊断率非常低。

图1 北京市东城区1995—2014年出生缺陷及围产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表1  1995—2014年主要出生缺陷率的顺位

年度例数发生率[例(‰)]产前检出率[例(%)]年度例数发生率[例(‰)]产前检出率[例(%)]1995—1999年392372005-2009年66855 先天性心脏病106(2.7)11(10.3) 先天性心脏病241(3.6)104(43.3) 多/并指/趾90(2.3)5(5.3) 唇腭裂154(2.3)109(70.9) 唇腭裂82(2.1)17(20.2) 多/并指/趾120(1.8) 9(7.5) 先天性脑积水43(1.1)37(86.1) 肢体短缩74(1.1)43(58.8) 唐氏综合征35(0.9)3(8.3) 唐氏综合征53(0.8)38(70.2) 肢体短缩31(0.8)25(78.3) 尿道下裂53(0.8) 0 外耳畸形24(0.6)0 外耳畸形47(0.7) 3(7.4) 尿道下裂20(0.5)0 先天性脑积水47(0.7)47(100)2000—2004年398232010—2014年29679 先天性心脏病151(3.8)30(19.6) 先天性心脏病89(3.0)44(49.6) 多/并指/趾84(2.1)4(4.6) 外耳畸形68(2.3) 2(3.3) 唇腭裂60(1.5)20(33.3) 多/并指/趾59(2.0)32(54.3) 尿道下裂52(1.3)0 唇腭裂33(1.1)20(60.9) 先天性脑积水40(1.0)36(90.2) 唐氏综合征27(0.9)21(79.5) 肢体短缩36(0.9)17(47.2) 尿道下裂21(0.7) 0 外耳畸形36(0.9)5(3.5) 肢体短缩15(0.5)10(70.0) 唐氏综合征20(0.5)4(19.1) 先天性脑积水12(0.4)11(94.4)

3.出生缺陷胎儿的性别分析:4个年度的男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均高于女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胎总体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也高于女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4.孕妇年龄:孕妇出生缺陷的发病年龄大致呈正态分布,以30岁为中位年龄。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47XXY等染色体异常的孕妇发病年龄大致呈正态分布,以35岁为中位发病年龄,见图2—3。胎儿染色体三体的孕妇平均年龄大于其他出生缺陷孕妇的平均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出生缺陷与胎儿的性别

年度男胎例数缺陷女胎例数缺陷1995—199920154352(175)19269285(149)2000—200420525432(210)19276331(172)2005—200935783674(188)31020480(155)2010—201415824387(245)13802260(188)合计922861845(200)833671356(163)

图2 总体出生缺陷孕妇年龄直方图

图3 染色体三体孕妇年龄直方图

讨论

出生缺陷是婴幼儿患病率、病死率及长期致残的主要原因[8]。尽管几十年来不断有遗传及环境方面的研究,绝大部分出生缺陷仍然病因不明,出生缺陷很大程度上是随机(和不可避免)的事件,因此,研究其发生原因可能是徒劳而不正确的[9]。国内有文献报道,出生缺陷总发生率呈上升趋势[10-12]。本研究显示,北京市东城区出生缺陷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围产出生缺陷没有明显上升趋势,可能的原因是随着超声和胎儿染色体检查技术的进步,产前诊断率逐步提高,使一部分出生缺陷在进入围产期前进行了选择性终止妊娠。新加坡的一项针对当地1994—2000年出生缺陷的研究也显示,在人工终止妊娠的胎儿中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而同时活产的胎儿中出生缺陷呈下降趋势[13]。总体出生缺陷率的升高,除了遗传、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外,与婚前检查率降低,孕妇年龄逐渐增加,产前诊断技术的进步、临床检出率的提高也有关系。虽然总体出生缺陷率并没有因为人们对它的研究增多而减少,但某些特定的出生缺陷发生率的确在很多地区有减低趋势,例如本研究中先天性脑积水,还有美国[5]及日本[14]的研究报道均提示,对神经管缺陷的研究与预防是个成功案例。

利用现有的知识只能预测或预防极小的一部分出生缺陷,其余大部分出生缺陷因其发生的随机性而难以预测,因此,仍需要进一步更大规模,设计更科学的研究来识别人类出生缺陷的危险或保护因素。

参考文献

1 The Secretariat of WHO.March of dimes:Management of birth defects and haemoglobin disorders.Geneva:WHO,2006.

2 Hackshaw A,Rodeck C,Boniface S.Maternal smoking in pregnancy and birth defects:a systematic review based on 173,687 malformed cases and 11.7 million controls.Hum Reprod Update,2011,17:589-604.

3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US Surgeon General releases advisory on alcohol use in pregnancy.Washington,DC: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2005.

4 Correa A,Gilboa SM,Besser LM,et al.Diabetes mellitus and birth defects.Am J Obstet Gynecol,2008,199:237.

5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Update on Overall Prevalence of Major Birth Defects--Atlanta,Georgia,1978-2005.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2008,57:1-5.

6 Nelson K,Holmes LB.Malformations due to presumed spontaneous mutations in newborn infants.N Engl J Med,1989,320:19-23.

7 Elwood M,Little J,Elwood H.Epidemiology and control of neural tube defect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20.

8 Kochanek KD,Xu JQ,Murphy SL,et al.Deaths:final data for 2009.Natl Vital Stat Rep,2011,60:1-116.

9 Sonia Hernandez-Diaz,Anna Sara Oberg.Are Epidemiological Approaches Suitable to Study Risk/Preventive Factors for Human Birth Defects? Curr Epidemiol Rep,2015,2:31-36.

10 梁玉红,李同博,周令,等.中国出生缺陷趋势预测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14,30:779-780.

11 刘浩,张旸,张震宇.396例出生缺陷儿监测回顾性分析.中国病案,2013,14:38-39.

12 李进华,张英奎,李雅丽,等.2001~2012年河北省主要出生缺陷发生率及变化趋势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13,28:4767-4771.

13 Tan KH,Tan TYT,Tan J,et al.Birth defects in Singapore:1994-2000.Singapore Med J,2005,46:545-552.

14 Atsuo K,Osamu K,Hideo O.Neural tube defects:Prevalence,etiology and prevention.Int J Urology,2009,16,49-57.

基金项目: 北京市东城区科技计划项目(2014-3-001)

作者单位: 10007 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通讯作者: 陈燕杰(1213297667@qq.com)

(收稿日期:2016-03-02)

(编辑: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