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际卫 唐宁 邓新娥 李伍高 李哲涛 李静文 罗世强 严提珍
【摘要】目的 了解孕育严重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和其父母基因组拷贝数变化,确定其发病的遗传学原因。方法 对胎儿及父母进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LPA)技术检测胎儿及父母22q11.21拷贝数变异,最后采用微阵列单核苷酸多态技术(SNP-Array)进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化(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的检测分析。 结果 经过MLPA及SNP-Array技术分析,在胎儿22q11.2区发现存在2.57 Mb的致病性缺失片段位于染色体18889490-21460220区段,其他染色体未见拷贝数变异。其父母基因组未发现同样的片段异常。结论 此胎儿22q11.21微缺失是新发的染色体结构改变,该变异是导致该家系孕育严重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的原因。MLPA及SNP-Array为准确性高的遗传学分析技术,能够发现核型分析不能发现的染色体微小结构改变,是临床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关键词】微阵列单核苷酸多态技术;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 产前诊断; 22q11.2微缺失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CHD)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心血管畸形,表现为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而引起的局部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1]。CHD分为单纯性和综合征性,单纯性 CHD只有心脏畸形的表型可通过手术纠正,而综合征性CHD常合并心外表现,预后差异较大。22q11微缺失综合征是导致CHD常见的综合征之一,预后不良,常合并严重的心外症状,如胸腺、甲状旁腺发育不良、细胞免疫异常、生长发育与智力发育迟缓等[2]。本文对柳州市妇幼保健院1例CHD胎儿及其父母亲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研究对象:孕妇,汉族,24岁,孕1产0,2次不良孕产史,妊娠16+6周,产前筛查神经管缺陷风险值1/349,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心脏缺陷包括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主动脉骑跨(dextropositioned aorta,DA)、肺动脉狭窄(pulmonic stenosis,PS),至本院遗传咨询。夫妻双方健康,非近亲结婚。为明确病因,知情选择后,进行了羊水穿刺术和胎儿及胎儿双亲常规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未见异常,进一步通过MLPA DiGeorge试剂盒及基因芯片检测发现22q11.21微缺失。夫妇最终选择终止妊娠,引产后尸检发现胎儿患有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肺动脉狭窄。
2.基因组DNA提取保存:B超定位行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30 ml,20 ml羊水用于细胞培养行染色体核型分析,10 ml羊水用于 DNA提取检测。用标准酚氯仿提取基因组DNA,TE溶液洗脱,分光光度计下测定DNA浓度及纯度,保持DNA A260/280 nm在1.7~1.9范围内。
3.MLPA分析:采用荷兰 MRC公司研发的SALSA MLPA P250 B2 DiGeorge试剂盒,共49条探针,1条探针位于22q11.1区域内,20条探针位于22q11.21区域内,5条探针位于22q11.22区域内,3条探针位于 22q11.23区域内,2条探针位于22q13.33区域内,2条探针位于04q35区域内,3条探针位于08p23.1区域内,2条探针位于09q34.3区域内,5条探针位于10p14区域内,1条探针位于10p12.31,4条探针位于17p13.3区域内。
4.SNP-array分析:芯片检测样本按试剂盒操作手册提取基因组DNA(DNA浓度≥50 ng/"l,纯度OD:260/280在 1.8~2.0间)。SNP-array采用 Human CytoSNP-12芯片试剂盒(Illumina公司)。芯片经过洗涤和离心甩干处理后,扫描和分析结果。芯片结果经数据库查询、比对后根据其临床意义分为致病性(Pathogenic)、良性(Benign)、临床意义不明确(VOUS)3类。本实验室所采用的数据库为实验室内部数据库,DGV数据库(The Database of Genomic Variant),DECIPHER数据库(The Database of Chromosomal Imbalance and Phenotype in Humans usingensemble Resources),OMIM 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in Man),ISCA 数 据 库 (International Standardfor Cytogenomic Arrays Consortium)等。
1.MLPA检测结果:与22q11.2微缺失综合征相关的14个探针对应的片段大小位置在MLPA检测的峰值相比健康对照明显出现减半,见图1,统计缺失区比值为0.5~0.56(正常值:0.7~1.3),MLPA探针检测信号在0.7~1.3之间为正常,小于0.7为缺失,大于1.3为拷贝数增加。胎儿父母亲与22q11.2微缺失综合征相关的14个探针对应的片段大小位置峰值相均在正常范围,见表1。可判断胎儿在与22q11.2微缺失综合征相关的14个基因位点上存在杂合性缺失。
图1 胎儿羊水脱落细胞MLPA检测结果
表1 胎儿及其父母亲22q11.2区带MLPA检测结果
2.SNP-array检测结果:SNP-Array分析,在胎儿22q11.21区发现存在2.57 Mb的致病性缺失片段,位于18889490-21460220区段,含66个基因,其中包括心脏发育相关的重要基因TBX1;其他染色体未见拷贝数变异,见图2。
CHD为胚胎时期心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心脏血管形态、结构、功能、代谢的异常,是人类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在活产儿中的患病率为25.1/10 000,在死产或流产病例中的发病率更高,约为1/100[3]。CHD可以以单一症状出现(单纯性先心病),也可以合并其他症状一起出现(如18-三体、22q11综合征等),大部分单纯性CHD患儿出生后可以通过手术治愈,而非单纯性CHD常合并其他症状,这一类患儿的心脏畸形可以通过手术治愈,但心外的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及生活质量,因此防止严重的非单纯性CHD患儿出生意义重大。本文病例为16+6周的中孕胎儿,经超声发现心脏存在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肺动脉狭窄,未见明显的心外畸形,而其他生长发育的评估在胎儿期尚无法评估,进一步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发现该胎儿存在22q11微缺失的新发突变,父母均未见次突变。22q11微缺失综合征(degorge syndrome)也叫腭心面综合征(velocardiofacial syndrome,VCFS),发病率为 1/4 000[4]。22q11微缺失综合征相关的临床表现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主要包括先天性心脏病、特征性异常面容、胸腺发育不良所致的免疫缺陷、咽功能不全、低钙血症、发育与行为异常、成年期精神疾病等。22q11微缺失综合征是导致CHD和发育迟缓的第二大原因,也是导致综合征型腭异常的常见因素[5]。尽管在心脏手术治疗方面22q11微缺失综合征疗效尚可,但绝大部分患者存在从学习困难到智力障碍程度不等的认知缺陷,患儿后期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给患者本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研究方法和技术的进步,与CHD相关的遗传变异逐渐被发现。对于这些由染色体异常及拷贝数变异(CNV)往往导致综合征型CHD,表现为心脏、血管的发育异常,甚至心外畸形及多种功能异常,可以采取产前分子遗传学诊断,从而可以预防这一类患儿的出生[6]。
人类22号染色体是一个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多个基因组病发生于22q11染色体区域,该区域富含具有高度同源性,导致基因组间出现重复序列(lowcopy repeats,LCRs)而易发生重组交换,其中22q11.1至22q11.3区间内LCR22-A至LCR22-H之间的重组与22q11微缺失的发生密切相关[7]。目前报道的22q11微缺失从0.7 Mb到3 Mb不等[6],见图3。
图2 胎儿羊水脱落细胞基因芯片检测结果
图3 22q11相关微缺失的缺失范围
22q11微缺失为一类常染色体显性基因组病,单拷贝的缺失就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该病是导致广西地区CHD最常见的病因,93%为新发突变,7%来自父母的遗传。在22q11微缺失中,LCR22-A至LCR22-D之间发生交换产生的3 Mb缺失最为常见,占87%,近端1.5 Mb缺失由LCR22-A至LCR22-B之间发生交换,占8%,其余5%为不典型缺失[7]。研究表明,常见的3 Mb缺失(LCR22-A至LCR22-D之间交换)及1.5 Mb缺失(LCR22-A至LCR22-B之间交换)大多不是遗传自父母而是新生的变异,而中部LCR22B-LCR22D及LCR22C-LCR22D之间的交换产生的缺失常遗传自父母。遗传来源的22q11微缺失对认知的影响比新发的微缺失更显著,这可能是由遗传因素、社会经济及家庭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6]。基于22q11.2中部缺失综合征遗传率较高,建议先证者的父母行缺失检测和遗传咨询。现有的研究表明22q11区带多个基因与22q11微缺失的症状密切相关[8]。TBX1基因是22q11区域的重要基因之一,常见的3 Mb和1.5 Mb缺失均引起为TBX1基因单拷贝缺失。TBX1基因是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转录因子T-box家族成员之一,精细调控人体器官的发育。小鼠实验研究表明[9],TBX1缺乏导致多种心血管发育异常,包括咽弓动脉发育和成形的异常,心脏外流出道发育和分离异常,室间隔缺损和圆锥动脉干不分离等。而且研究表明人体中TBX1基因的重复、缺失与点突变均与CHD患儿心脏异常密切相关。TBX1还参与调节口腔上皮细胞的黏附和腭部的发育,与Degorge综合征人群的腭裂、咽功能不全及低钙血症表型密切相关。该区域内还包括COMT、GNB1L及UFD1L等孤独症及精神分裂症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在22q11微缺失综合征患者中表达水平下降,可能参与这些患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的发生[10]。本文发现胎儿携带22q11微缺失为不典型2.57 Mb缺失,为新发的变异,父母双方均未检出相同变异,该变异为LCR22-A至LCR22-D之间交换产生,缺失范围在常见的3 Mb内。
目前,临床对22q11微缺失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心脏彩色超声、胸部X线及心电图的结果。22q11微缺失综合征在胎儿期就有表现,研究表明90%左右的患病胎儿可发现心脏异常,86.1%存在胸腺发育异常,33.8%可发现尿道畸形,7% ~74%左右的胎儿表现出某些面容异常,如小嘴唇、鼻梁突出、缩颌、耳朵异常、宽颈、唇腭裂等,19.7%~37.1%可表现出不同类型的四肢异常,16.9%可以发现骨骼异常,15.4%存在可发现神经系统异常,12.1%的女性胎儿存在生殖器异常,5%的存在体重低于第5百分位数[11]。常规的方法有助于对已发生的心脏畸形和功能异常进行诊断,但无法对人群中CHD发生风险进行评估,而且在产前筛查与诊断中这些技术只能在形态方面提供诊断依据,对胎儿发育及认知的风险无法进行评估。采用现代分子诊断技术可对CHD胎儿及患者在分子水平上进行诊断,不仅有助于排查CHD的再发风险,而且可以对胎儿或患者后期的发育等其他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本文在产前诊断的系统彩超中发现胎儿存在CHD,并进一步进行分子遗传学分析,确诊携带了22q11微缺失,告知其父母患儿出生后可能出现临床表型,由患儿父母选择是否引产。该病遗传咨询首先需要明确父母的基因型,如果父母未检出相同变异,则下一胎再发的风险小,但也高于普通人群,因为父母可能存在生殖细胞嵌合或者低比例的体细胞嵌合;如果先证者的22q11微缺失遗传来自父母一方,下一胎再发的风险为50%。同样先证者的后代也有50%的再发风险[12]。对于再生育的家庭,现代分子诊断技术有助于早发现,提醒家长应早期随访和及时干预,避免延迟诊断带来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徐菲,孙奉劼,张瑞生.先天性心脏病的遗传学研究进展.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16:2140-2142.
2 杜玉荣,杨焕杰,谭震,等.22q11微缺失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的研究.遗传,2005,6:17-20.
3 毛萌,朱军.出生缺陷监测研究现状.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11:801-803.
4 Ensenauer RE,Adeyinka A,Flynn HC,et al.Microduplication 22q11.2,an emerging syndrome:clinical,cytogenetic,and molecular analysis of thirteen patients.Am J Hum Genet,2003,73:1027-1040.
5 McDonald-McGinn DM,Sullivan KE,Marino B,et al.22q11.2 deletion syndrome.Nat Rev Dis Primers,2015,1:15071.
6 Leite AJ,Pinto IP,Cunha DM,et al.The Identification of Microdeletion and Reciprocal Microduplication in 22q11.2 Using High-Resolution CMA Technology.Biomed Res Int,2016,2016:7415438.
7 赵欣荣,Weimin Bi,Cheung Sau W.染色体22q11区域的基因组病.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5,05:386-390.
8 HacIhamdioglu B,HacIhamdioglu D,Delil K.22q11deletion syndrome:current perspective.Appl Clin Genet,2015,8:123-132.
9 Gao S,Li X,Amendt BA.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Tbx1 as a candidate gene for 22q11.2 deletion syndrome.Curr Allergy Asthma Rep,2013,13:613-621.
10 Chung JH,Cai J,Suskin BG,et al.Whole-Genome Sequencing and Integrative Genomic Analysis Approach on Two 22q11.2 Deletion Syndrome Family Trios for Genotype to Phenotype Correlations.Hum Mutat,2015,36:797-807.
11 Noël AC,Pelluard F,Delezoide AL,et al.Fetal phenotype associated with the 22q11 deletion.Am J Med Genet A,2014,164A:2724-2731.
12 McDonald-McGinn DM,Zackai EH.Genetic counseling for the 22q11.2 deletion.Dev Disabil Res Rev,2008,14:69-74.
基金项目: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桂科攻1598011-8);柳州市出生缺陷与预防控制重点实验室(No.2014G020404)
作者单位:545001广西柳州,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科(黄际卫,唐宁,李伍高,李哲涛,李静文,罗世强,严提珍),围生期保健科(邓新娥);柳州市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重点实验室(黄际卫,唐宁,邓新娥,李伍高,李哲涛,李静文,罗世强,严提珍)
通讯作者:唐宁(tn825@126.com)
(收稿日期:2016-06-12)
(编辑:方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