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保健·
母乳喂养是全球公认的婴儿期最佳喂养方式。母乳包含婴儿需要的营养素,可提供生命早期发展所需要的免疫物质,不仅能促进婴儿神经系统发育,还可以预防成年期代谢性疾病,减少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病率[1]。目前,国内专门针对42天婴儿喂养情况的研究较少,为更好地了解不同喂养方式与婴儿早期体重、身长及营养状况的相关性,本研究选取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2天婴儿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体格发育及营养状况的影响,为指导婴儿合理喂养提供参考依据。
选取2017年全年在朝阳区妇幼保健院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服务中心进行42天体检的健康足月婴儿为研究对象。排除标准:(1)早产、过期产、低出生体重、巨大儿;(2)生后有窒息、先天性疾病或重大疾病史。
由经过统一专业培训的儿保医生询问婴儿的出生、生后及喂养情况,并测量身长体重数据。由专人用经定期校准的同一仪器进行测量。身长测量工具为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统一下发的卧式手动身长测量仪,体重由无锡市衡器厂有限公司的ASC-20-YE电子婴儿秤。身长数值精确到0.1 cm,体重精确到0.01 kg。
1.喂养方式界定:母乳喂养定义为生后42天内只给婴儿喂母乳,而不给其他任何的液体和固体食物,甚至不给水。可以服用维生素或矿物质补充剂和药物滴剂或糖浆[2]。混合喂养定义为母乳和母乳代乳品喂养,人工喂养定义为采用除母乳外的其他乳类喂养。
2. 营养状况评价:采用身长的体重(weight/height, W/H)法。以五分法分类。为中等,为中上,为上等,为中下,为下等[3]。便于比较,本研究将中等定义为正常,中上和上等为有偏胖倾向,中下和下等定义为有偏瘦倾向。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描述,三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共有2 376名婴儿完成本次研究,平均胎龄(39.0±1.1)周。其中母乳喂养占66.6%(1 581/2 376),人工喂养占4.6%(110/2 376),混合喂养占28.8%(685/2 376)。分性别构成,详见表1。
表1 三组婴儿分性别的喂养模式构成[例(%)]
Table 1 Types of feeding among infants by gender [n(%)]
GenderBreastfeedingArtificial feedingMixed feedingBoy773(68.4)40(3.5)317(28.1)Girl808(64.8)70(5.6)368(29.5)∗Total1 581(66.6)110(4.6)685(28.8)
Compared to boy, *P<0.05
三组婴儿出生和42天的身长和体重均有差别(P<0.05),母乳喂养组出生和42天的身长和体重明显高于混合喂养组(P<0.05)。分性别看,男婴母乳喂养组出生和体重以及42天时的身长和体重均明显高于人工喂养组和混合喂养组(P<0.05),女婴母乳喂养组出生和42天时的身长和体重明显高于混合喂养组(P<0.05)。三组婴儿体重和身长增长值均以母乳喂养组最高,混合喂养组最低(P<0.001)。其中母乳喂养组身长和体重增长值明显高于混合喂养组(P<0.05)。分性别看,男女婴母乳喂养组体重和身长增长值均明显高于混合喂养组(P<0.05),其中男婴母乳喂养组体重增长值明显高于人工喂养组,女婴人工喂养组身长增长值明显高于混合喂养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三组婴儿出生和42天身长、体重以及增长情况比较
Table 2 Comparison of weight, height and growth index by gender and feeding type
GenderFeeding typenWeight(kg)Birth△42-day△Growth value△Height(cm)Birth△42-day△Growth value△BoyBreast feeding8083.37±0.335.24±0.561.88±0.4750.47±1.0957.28±1.676.81±1.54Artificial feeding703.26±0.36∗5.00±0.52∗1.75±0.42∗50.19±1.25∗56.73±1.63∗6.54±1.39Mixed feeding3683.31±0.33∗5.07±0.55∗1.76±0.47∗50.31±1.14∗56.90±1.52∗6.59±1.36∗GirlBreast feeding7733.29±0.334.89±0.601.61±0.5350.14±1.0756.24±1.586.10±1.45Artificial feeding403.28±0.344.87±0.55#1.59±0.3850.03±1.1456.38±2.09#6.36±1.49#Mixed feeding3173.23±0.34∗4.67±0.50∗1.44±0.45∗49.92±1.37∗55.76±1.57∗5.84±1.56∗TotalBreast feeding1 5813.33±0.335.07±0.601.75±0.5150.31±1.1056.77±1.716.46±1.54Artificial feeding1103.26±0.354.95±0.53∗1.69±0.4150.13±1.2156.60±1.816.47±1.42Mixed feeding6853.27±0.33∗4.88±0.56∗1.61±0.49∗50.13±1.26∗56.37±1.646.24±1.50∗
Note:compared among three groups,△P<0.05; compared between breastfeeding group and others,*P<0.05; compared between mixed feeding and others, #P<0.05
混合喂养组有偏瘦倾向的婴儿所占比例最高(14.9%)母乳喂养组最低(10.4%)。母乳喂养组有偏胖倾向的婴儿所占比例最高(14.8%),人工喂养组最低(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详见表3。
表3 不同喂养方式42天婴儿营养状况比较[例(%)]
Table 3 Comparison of nutrition status by different feeding types among 42-day infant [n(%)]
TypenLeantendencyNormalFat tendencyBreastfeeding1 579164(10.4)1 181(74.8)234(14.8)∗Artificial feeding11014(12.7)88(80.0)8(7.3)Mixed feeding685102(14.9)511(74.6)72(10.5)
Compared to artificial feeding and mixed feeding,*P=0.001
本研究中42天内婴儿母乳喂养率为66.6%,略高于其他研究[4]。已经高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5]中推荐的50%母乳喂养率目标,但与WHO推荐的80%母乳喂养率目标尚有差距[6],仍需继续努力,提高母乳喂养率。
本研究显示,42天时婴儿的身长体重增长值均以母乳喂养组最高,混合喂养组最低。说明母乳喂养可以很好地促进42天内婴儿的体格发育。分析原因一方面母乳喂养确实可以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研究显示,母乳可以满足婴儿生后前6个月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是婴儿生后最理想的天然食物,母乳不仅在营养价值方面优于其他乳类,而且在免疫学、心理学方面都有无法比拟的优势。最近研究表明,母乳还能预防成年期代谢性疾病,减少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病率[7]。此外,研究表明,随着母乳喂养宣传力度的加大,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及母乳喂养意愿逐年提升[8-9],但此带来的负效应可能是部分产妇无法正确掌握混合喂养的指征,一味坚持母乳喂养,排斥人工喂养,使得新生婴儿无法摄入足够能量导致身长体重增长欠佳。因此,在宣传母乳喂养诸多益处的同时,也应全面普及正确喂养理念,让产妇合理把握各种喂养指征,掌握喂养中的实际操作和技能,更合理地促进婴儿健康成长。另一方面,本研究显示,出生时母乳喂养组的身长和体重即明显高于混合喂养组,母乳喂养组良好的增长趋势可能也与母乳喂养组出生时的整体情况即优于混合喂养组有关,这一点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予以确认。
目前,肥胖已成为危害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显示,母乳喂养组有偏胖倾向的婴儿所占比例最高(14.8%),混合喂养组有偏瘦倾向的婴儿所占比例最高(14.9%)。说明母乳喂养并没有降低42天婴儿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近年来关于母乳喂养是否能降低儿童及成年期肥胖的发生风险研究说法不一。大部分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及其持续时间对儿童及成年期肥胖具有一定预防作用[10]。但也有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并不能减少儿童时期超重和肥胖的风险。例如,景汇泉等人研究显示,母乳喂养并不能显著降低儿童时期的体质指数,并且长时间的母乳喂养还会增加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11]。另有研究显示,母乳喂养对儿童肥胖的预防作用并不是作用于任何时期,而是存在“区间效应”,即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对儿童超重或肥胖的影响有差别,如张悦等人的研究显示,婴儿1岁左右肥胖发生率随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时间延长而降低,纯母乳喂养时间长对于婴儿肥胖可能有预防作用[12]。
综上所述,本研究中母乳喂养率尚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政策支持提高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的益处毋庸置疑,对小月龄婴儿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效果,但是它在预防肥胖方面的证据尚不充足。混合喂养婴儿生长发育较差,还需进一步加大合理喂养的宣传力度,普及正确的喂养理念。
1 刘湘云,陈荣华,赵正言,主编.儿童保健学.第四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63-64.
2 刘湘云,陈荣华,赵正言,主编.儿童保健学.第四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61.
3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中国儿童体格生长评价建议.中华儿科杂志,2015,53:887-892.
4 李瑛.1800例产后42天母婴健康状况分析.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8:296-297.
5 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http://www.nwccw.gov.cn/2017-04/05/content_149166.htm.
6 WHO.婴幼儿喂养全球战略.http://apps.who.int/iris/bitstream/handle/10665/42590/9241562218_chi.pdf;jsessionid=0E70507980B1E2370E11196B16FFAB29?sequence=3.
7 Bzikowska A .Nutrition during breastfeeding -impact on human milk composition.Pol Merkur Lekarski,2017,43:276-280.
8 孔虹燕.2012-2016年某院孕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中国医院统计,2018,25:96-98.
9 李玲玲,俞玉莲,居菀菁等.分娩后产妇母乳喂养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2484-2489.
10 王小雪,王舒然,孙长颢等.成年后肥胖和超重与母乳喂养的关系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562-1563.
11 景汇泉,杨旸,杜娟等.中国母乳喂养与儿童体质指数、超重级肥胖关系.中国公共卫生,2017,33:91-94.
12 张悦,王惠姗,蒋竞雄等.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与婴儿体重的关系研究.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22: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