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儿临床·

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儿童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有效浓度探析

王旭荣

【摘要】 目的 探讨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最佳浓度、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疾病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126例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病例入组的时间顺序随机入选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三组,每组42例。所有患儿纳入研究后均予以常规综合治疗,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分别采取浓度为1 μg/(Kg·次)和2 μg/(Kg·次)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疗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儿治疗疗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患儿和高剂量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和肺功能改善情况相比差异均不明显(P>0.05);三组患儿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 结论 雾化吸入低剂量和高剂量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均可取得较好疗效,且安全性好,两组无差异,故推荐低剂量治疗更具意义。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小儿; 干扰素α-1b; 浓度

作者单位:710002,西安市第一医院儿科

毛细支气管炎是发生于下呼吸道的一类感染性疾病,多由非特异性病毒感染所致,幼儿因免疫系统功能尚未健全而导致毛细支气管炎高发[1],临床表现主要为喘憋、呼气困难及咳嗽、咳痰等症状。临床最常见的病原体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其次为腺病毒及副流感病毒等,目前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方式,以综合治疗为主,包括抗感染、止咳、祛痰及改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雾化吸入干扰素α-1b可较好改善疾病预后,缓解临床症状,且较易被儿童患者接受,但最佳雾化浓度的选择尚无定论[2]。本研究探讨不同干扰素α-1b浓度在雾化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疾病疗效,并对安全性进行评价,为临床疾病治疗提供一定依据。

对象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月于本院儿科接受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的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按入组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低剂量组(42例)和高剂量组(42例)共三组。纳入标准:(1)患儿年龄5个月~3岁;(2)符合第7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3];(3)有明显咳嗽、喘憋、咳痰及发热症状及体征;(4)首次发病;(5)患儿入院前2周未接受抗感染药物及雾化治疗。排除标准:(1)伴其他气管或肺部疾病者;(2)伴有先天性疾病者;(3)对干扰素过敏者;(4)患儿难以配合治疗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所有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2.方法:所有患儿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确诊毛细支气管炎后均常规予以综合治疗,包括抗病毒、化痰、止咳及解除呼吸道梗阻等对症治疗。低剂量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雾化吸入生理盐水+1 μg/(Kg·次)干扰素α-1b+0.5%的沙丁胺醇0.25 mL+布地奈德0.5 mg治疗。高剂量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予以雾化吸入生理盐水+2 μg/(Kg·次)干扰素α-1b+0.5%的沙丁胺醇0.25 mL+布地奈德0.5 mg治疗。两组雾化治疗患者均予以连续雾化7d,2次/d。

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1)临床治疗疗效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判定标准如下,治愈:喘憋、咳嗽、咳痰、哮鸣音等症状体征消失,体温正常,胸片情况正常;显效:偶感喘憋、咳嗽及咳痰,体温正常,胸片情况正常;有效:喘憋、咳嗽、咳痰症状改善较为明显,胸片情况有所改善;无效:喘憋、咳嗽、咳痰症状及胸片情况均无改善或有恶化倾向。其中治疗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人数×100%;(2)自入院起算,患者咳嗽、喘憋和发热消失的时间;(3)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程度评分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具体为:无咳嗽、喘息和肺部体征为0分;轻度为1分;中度为2分;重度为3分;(4)治疗不良反应,包括腹痛、呕吐、恶心及皮肤瘙痒等。

4.统计学方法:研究中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n(%)的形式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对照组患儿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5~35)月,平均年龄(10.9±2.4)月,病程(7~48) h,平均病程(27.5±3.8) h;低剂量组患儿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5~36)月,平均年龄(11.2±2.7)月,病程(8~48) h,平均病程(26.7±3.5) h;高剂量组患儿中男21例,女21例,年龄(5~36)月,平均年龄(10.5±2.7)月,病程(8~48) h,平均病程(25.1±3.6)h。三组儿童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资料上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各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

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儿有效率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1。

3. 各组患者典型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4. 各组患儿典型症状体征每日评分比较

整个治疗过程中,高剂量组患儿主要疗效指标评分下降最快,对照组患儿下降最慢,且在三凹症体征上表现最明显。治疗第 3、4 天时,高剂量组疗效指标改善最明显,三组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2、3。

表1 三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n,%)

组别 例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对照组 4223(54.8)5(11.9)3(7.1) 11(26.2)31(73.8)低剂量组4230(71.4)5(11.9)5(11.9)2(4.8)40(95.2)*高剂量组4228(66.7)5(11.9)7(16.7)2(4.8)40(95.2)*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2 三组患者典型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组别 例数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三凹征消失时间对照组 426.6±1.64.8±0.54.2±0.53.5±0.6低剂量组425.2±1.6*3.3±0.4*2.9±0.2*2.4±0.2*高剂量组425.7±1.0*3.3±0.4*3.0±0.3*2.4±0.3*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图1 三组患儿喘息音每日评分

图2 三组患儿喘鸣音每日评分

图3 三组患儿三凹征每日评分

5. 各组患儿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三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经干预后均快速好转。其中低剂量组发生3例腹部疼痛,高剂量组发生2例呕吐,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是儿童最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之一,与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常好发于2岁以内免疫系统尚未健全完善的婴幼儿,易引起局部流行。若未及时治疗将易导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重者可引起心肺功能衰竭而危及患儿生命[5]。目前临床上针对该类疾病的治疗缺乏特异方式,多以对症和抗感染等综合治疗为主,重在解除患儿呼吸道梗阻症状。

研究表明,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与患儿气道高反应性及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相关[6]。干扰素为广谱非特异性的抗病毒制剂,干扰素α-1b是干扰素α的一类亚群,其抗病毒作用并非依赖对病毒的直接杀伤。而是通过两条途径间接抗病毒,一是结合细胞表面某些受体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病毒复制;二是通过体内免疫功能调节,增加体内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对靶细胞产生特异性细胞毒作用[7]。干扰素α-1b被广泛运用于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应用方式主要有肌内注射和雾化吸入。针对儿童患者雾化吸入一方面更能使患儿接受,另一方面雾化吸入可使药物在短时间内达到感染区并迅速增加到浓度高峰从而更快发挥作用[8]

雾化吸入干扰素α-1b浓度在0.3~2.0 μg/Kg时对患者均无明显毒副作用,而安全浓度范围内高低浓度对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如何尚缺乏足够证据[9]。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剂量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均显著优于一般综合治疗,且可显著改善患儿主要症状评分,表明干扰素α-1b对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有效,与相关研究结果类似[10]。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治疗第 3、4 天时,高剂量组疗效指标改善最为明显,三组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

高低剂量组间相比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不明显,表明干扰素α-1b雾化浓度达到一定时增加其药物浓度对疾病治疗效果增加无影响,但对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方面有一定优势。故综合社会经济效益考虑,低剂量浓度干扰素α-1b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具有更高价值及良好的安全性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Chen AC,Xi Y,Carroll M,et al.Cytokine responses to two common respiratory pathogens in children are dependent on interleukin-1β.ERJ Open Res,2017,3:00025-2017.

2 Chen AC,Hai BT,Xi Y,et al.Multiple inflammasomes may regulate the interleukin-1-driven inflammation in protracted bacterial bronchitis.ERJ Open Res,2018,4:1092-1098.

3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99.

4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4-66.

5 Chhabra R,Kuchipudi SV,Chantrey J,et al.Pathogenicity and tissue tropism of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is associated with elevated apoptosis and innate immune responses.Virology,2016,488:232-241.

6 Cottin V,Cordier JF.Eosinophilic lung diseases.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16,37:535-556.

7 He Y,Xie Z,Dai J,et al.Responses of the Toll-like receptor and melanoma differentiation-associated protein 5 signaling pathways to 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infection in chicks.Virol Sin.2016,31:57-68.

8 赵娟,孙井奎.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儿科药学杂志,2014,12:28-30.

9 Yu L,Zhang X,Wu T,et al.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disrupts the melanoma differentiation associated gene 5 (MDA5) signaling pathway by cleavage of the adaptor protein MAVS.BMC Vet Res,2017,13:332.

10 Miao R,Ding B,Zhang Y,et al.Proteomic profiling differences in serum from silicosis and chronic bronchitis patients:a comparative analysis.J Thorac Dis.2016,8:439-450.

(收稿日期:2019-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