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儿临床·

5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者妊娠结局

夏崇文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孕产妇和围生儿的影响。 方法 选择在重庆市合川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就诊的ICP妊娠期女性50例为ICP组,抽取50例同期正常妊娠期女性作为正常组,根据胆汁酸水平将ICP组孕产妇分为胆汁酸水平<20、20~、30~45 μmol/L组,分析胆汁酸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结果 ICP组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20.0 %和16.0 %;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早产、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及围生儿羊水污染分别为22.0 %、16.0 %、30.0 %、14.0 %、24.0 %,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胆汁酸水平的升高,妊娠患者发生围生期并发症、早产发生率明显增高,产后出血率明显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围生儿和孕产妇的危害很大,同正常孕妇比较,ICP发生早产、胎儿窘迫、围生儿死亡、产妇产后出血等风险增加。对于本病患者,应及时治疗,适时终止妊娠、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可改善妊娠结局。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结局; 胎儿; 围生期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一种严重的妊娠期并发症,其病因尚不明确,主要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对胎儿的危害很大,容易导致胎儿窘迫、早产等不良后果[1]。2011年6月—2012年6月间在本院妇产科就诊的孕产妇共2 050例,本研究对在这期间确诊的ICP妊娠期女性5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ICP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从而加强对ICP的认识、预防和治疗。

对象与方法

1.对象:2011年6月—2012年6月间本院妇产科诊治的ICP妊娠期女性50例为ICP组,年龄22~33岁,平均(26.3±4.3)岁。其中初产妇38例,经产妇12例,孕30~36周,平均(32.1±1.4)周。从另外2 000名正常孕产妇中按编号随机抽取出50例同期正常妊娠期女性为正常组,年龄21~35岁,平均(23.7±3.2)岁。其中初产妇30例,经产妇20例,孕31~35周,平均(31.0±1.2)周。两组病例在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胆汁酸水平将ICP组孕产妇分为胆汁酸水平<20、20~、30~45 μmol/L 3组。

2.ICP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定的第1版《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2]。诊断的基本要点为(1)多发生在妊娠中晚期;(2)以皮肤瘙痒为主要的临床症状,程度各有轻重不同,少数可出现黄疸;(3)肝脏转氨酶升高;(4)伴有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5)分娩之后临床症状很快消失,肝功能也随之恢复到正常水平。结合临床表现,空腹检测血甘胆酸水平升高≥10.75 μmol/L或总胆汁酸水平升高≥10 μmol/L可诊断为ICP。

3.甘胆酸和总胆汁酸测量:取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检测总胆汁酸水平(采用日本岛津CL-80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甘胆酸水平(采用安徽中科中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GC-911型7放射免疫计数器)。

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产妇围生期并发症的比较:ICP组患者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围生儿情况的比较:ICP组胎儿窘迫率、窒息率、早产率、围生儿死亡率、羊水污染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胆汁酸水平对妊娠预后的影响:随着胆汁酸水平的升高,妊娠患者发生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30~45组与<20组、20~组相比,早产发生率明显增高,产后出血率明显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两组产妇和新生儿情况的比较[例(%)]

组别病例数妊娠期高血压∗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早产率∗围生儿死亡率∗羊水污染∗ICP组5010(20.0)8(16.0)11(22.0)8(16.0)15(30.0)7(14.0)12(24.0)正常组503(6.0)2(4.0)4(8.0)2(4.0)2(4.0)04(8.0)

注:两组比较,*P<0.05

表2 胆汁酸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例(%)]

组别(μmol/L)例数早产产后出血<20152(13.3)1(6.7)20~183(16.7)1(5.6)30~451710(58.8)∗ 6(35.3)∗

注:与其它两组比较,*P<0.05

讨论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一种特有的、严重的妊娠中晚期并发症,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ICP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为皮肤瘙痒伴黄疸,同时伴有血清总胆汁酸水平明显升高和肝功能的血清学变化,这些临床症状和血清学异常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而是随着妊娠的结束而迅速消退[3],通常在2周以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围生儿和孕产妇的危害很大,它可以导致早产、胎儿窘迫、围生儿死亡、产妇产后出血,增加产妇难产率,对于本病患者,应及时治疗,适时终止妊娠,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能明显的降低ICP并发症的发生率。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具体病因至今尚不是很清楚,目前虽然还没有一种相对全面和完善的学说可以完全准确地解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病机制,但是几乎得到公认的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生很复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至今为止,很多研究证实ICP的发生与雌激素水平的增高关系密切。文献报道,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升高,影响到肝细胞膜对胆汁酸的通透性,使胆汁流出受阻,导致血清中胆汁酸在肝内淤积[4]。也有研究显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与遗传因素、免疫学、地域和季节有一定的相关性[5]。ICP患者血清学检验显示血清中总胆汁酸水平较正常孕产妇明显升高。高浓度的胆汁酸可以对机体产生很多不良反应。比如高浓度的胆汁酸能刺激胎儿的结肠运动而排出超出正常量的胎粪,导致羊水污染;高浓度的胆汁酸可以影响胎盘的功能,改变胎盘绒毛膜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大大减少流经绒毛膜毛细血管的血流量,继而引起血氧交换的减少,最终导致胎儿窘迫等[6]。而在本研究中,ICP组患者中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率、羊水污染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这样的结果也恰恰证实了之前的研究。本研究也证实了,胆汁酸水平的增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且随着胆汁酸水平的增高,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

有文献报道,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于孕产妇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孕产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的显著升高[7],对于ICP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由于肝内胆汁淤积导致胆盐分泌不足妨碍脂肪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从而影响肠道对维生素K的吸收,继而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所以在ICP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应常规给予补充维生素K。而在本研究中,ICP组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率、产后出血率的比例分别为20.0 %和16.0 %,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的6.0 %和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作为妊娠中晚期特发的并发症,对孕产妇和围生儿都产生着极大的危害,尤其是对围生儿,极易出现早产、难产甚至胎儿死亡[8,9]。这就要求在平时的临床医疗工作中,应该做好全面的产前检查,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患者,应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而对于已经确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患者,应该积极地与产科以及新生儿科的大夫全力合作,积极地做好孕产妇、围生儿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尽最大努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妊娠结局[10]

参考文献

1 薛清秀.86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与围生儿与预后相关因素分析.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25-126.

2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2011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3,7:34-40.

3 任源,周怀君.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现代医学,2008,36:123-125.

4 刘民甫,孙先,鄢碧玉.202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妊娠结局分析.现代妇产科进展,2007,16:226-227.

5 常淑芳,郭娟,李建伟,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围生儿预后相关因素分析.重庆医学,2009,38:634-636.

6 林安平,王琳,常青.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围生儿死亡12例临床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71-72.

7 李雅琪.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对90例母儿预后的临床观察.泸州医学院学报,2007,30:51-53.

8 周素芬,黄爱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血清胆汁酸水平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947-1948.

9 王晓东,刘淑云,衡正昌.妊娠晚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儿宫内缺氧机理的初步探讨.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3:67-68.

10 郭尚云.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959-1960.

11 王小玲,贾峻.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1例临床分析.陕西医学杂志,2010,5:762-763.

作者单位: 401520 重庆市合川区妇幼保健院产科

(收稿日期:2013-02-19)

(编辑:刘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