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山西省泽州高三学生艾滋病参与式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分析

许哲 王琳琳

【摘要】 目的了解山西省泽州县高三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并对参与式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价,为修改和优化现有艾滋病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泽州县某中学198名在校高三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参与式健康教育活动,活动前后采用同样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健康教育活动后,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平均得分由活动前的(6.3±1.2)分提高到(7.5±0.9)分(满分为8分),正答率由78.8%提高到93.7%;总体知晓率由77.1%提高到96.5%,较干预前提高了25.2%;健康教育后调查对象选择对艾滋病患者的不歧视态度百分比有显著提高。健康教育后调查对象知识和态度得分呈正相关。结论参与式健康教育后,泽州县高三学生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知晓情况有明显的提高,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态度有较大改善,说明参与式健康教育对经济相对落后的中部地区高中生效果显著。

【关键词】艾滋病; 知识态度行为; 高中生; 参与式健康教育

近年来,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 和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感染者比例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从疫情相对严重的部分东部地区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蔓延[1]。中西部地区艾滋病疫情有其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血液传播(包括既往有偿采供血、输血或使用血制品传播)导致的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比例较高,2011年其在山西省及中部地区其他的三省估计总数占全国该传播途径的92.7%[1]。目前,对于艾滋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健康教育是艾滋病预防的重要手段。然而,研究表明对中部地区人群的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并不理想[2-4],传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方式对于中部地区人群存在问题,人群对疾病正确认识的改善效果不显著。

在学生人群普及艾滋病知识是艾滋病预防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现阶段,我国许多地区艾滋病健康教育以大学生为主体,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高中生[5]。但高中生比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正确的观念,在高中阶段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重要性和成效性高于大学阶段[6]。而初中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尚未形成,对基本健康教育内容的理解能力相对高中生较低,初中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低于高中生[7-8]。高中生尤其是高三学生面临着人生中重要的转折,在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所以高中时期是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机。将针对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关口前移到高中学生中,探究针对高中学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形式、内容及效果,将会对今后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现有研究中,针对中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学校高中生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对于参与式艾滋病教学活动效果的评估。中西部地区经济和交通相对落后,信息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信息获取能力及对教育的接受能力具有一定地缘特性[9- 10]。与传统的健康教育形式(即教育者宣传、学生被动接受)相比,参与式健康教育充分运用灵活多样的手段,鼓励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积极组成部分,提高了教育的效果[11]。山西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泽州属山西晋城的一个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本文拟对山西泽州县某重点中学高三学生进行参与式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进行评估,为修改和完善现有艾滋病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参考。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山西泽州某重点中学高三年级所有班级中(包括文科班和理科班)随机抽取5个班级,并将每个班级中愿意参加本次健康教育的学生全部纳入目标人群中,最终确定198名高三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在健康教育前后分别发放相同问卷,调查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等情况。

2.参与式健康教育步骤:采用参与式大型专题讲座的形式,由经过培训的医学专业本科生开展,讲座内容包括HIV/AIDS的基本概念、传播途径、高危行为、预防措施、主要临床表现及分期、现状与发展趋势等。讲座形式为参与式问答互动环节,参与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可以随时提出问题,主讲人进行针对性的解释、说明和必要补充。运用灵活多样、直观有趣的手段,如,快速反应互动环节(快速联想、即兴发言)以及情境分析讨论(分小组讨论对待艾滋病患者态度的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健康教育的过程中。

3.调查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参考国内有关资料[4,12],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研究对象一般资料、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对待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以及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对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需求等。由经过培训的团队成员统一发放问卷,调查对象匿名填写,现场收回。

问卷中8个艾滋病基本知识问题,回答正确的计1分、不正确或不知道的计0分,满分为8分,平均得分占总分的百分比定义为正答率;每道题目回答正确的人数与答题总人数的百分比定义为知晓率。干预后与干预前的知晓率之差与干预前知晓率的比值定义为知晓率变化;被调查者中正确回答6 个及以上问题的人数占8个问题都作了回答人数的百分比定义为总体知晓率,用以描述调查对象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情况。

对问卷中艾滋病有关观念和态度的4个题目进行赋分,选择积极正向的选项计1分,其他选项计0分,得分之和作为艾滋病有关观念和态度得分。

4.统计学处理:资料采用Epi Data 3.1软件进行双盲录入,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回归分析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统计学检验水平取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健康教育前共发放问卷198份,收回有效问卷179份,有效率为90.4%;健康教育后发放同一问卷182份,收回有效问卷171份,有效率为94.0%。

1.一般人口学特征及对艾滋病健康教育内容的基线调查:调查对象为泽州某中学的高三学生,健康教育前179名学生中男生占27.4%(49/179),平均年龄为(17.4±0.9)岁;女生占72.6%(130/179),平均年龄(17.3±1.0)岁。

调查对象希望更多地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主要为预防措施、治疗方法及传播途径,而对艾滋病的病因、临床表现、相关政策关注相对较少(见图1)。

调查对象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依次为广播电视78.8%(141/179)、报刊杂志58.1%(104/179)、网络53.6%(96/179)、学校45.8%(82/179)、医学生宣讲38.0%(68/179)、医务人员23.5%(42/179)、家人朋友21.2%(38/179)。有88.3%(158/179)的学生表示愿意学习艾滋病知识,并有89.9%(161/179)的学生赞成在中学开展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教育。

图1艾滋病相关知识类别分布

2.健康教育前后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情况比较:健康教育前调查对象对艾滋病8条基本知识的平均得分为(6.3±1.2)分,正答率为78.8%。三大传播途径中的“血液传播”、“性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96.6%和93.3%;但对于非传播途径,如蚊虫叮咬、与艾滋病患者握手、共同进餐等知晓率相对较低,分别为31.8%、73.2%、78.8%。健康教育后调查对象的平均得分为(7.5±0.9)分,正答率提高到93.7%,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678,P<0.05)。

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由健康教育前的77.1%(138/179)提高到健康教育后的96.5%(165/1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8个基本知识的知晓率有明显提高,其中7道题的知晓率在90%以上,干预前知晓率相对较低的5个知识点知晓情况与干预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健康教育前后艾滋病有关观念及态度的比较:健康教育前,有70.9%的学生认为对艾滋病患者应该持非评判,不歧视的态度;明确表示愿意与艾滋病患者一起学习工作的仅占25.1%。干预后学生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态度有较大改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健康教育前后艾滋病8条基本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艾滋病相关知识干预前(n=179)知晓人数知晓率(%)干预后(n=171)知晓人数知晓率(%)知晓率 变化(%)一个看似健康的人有可能携带艾滋病病毒吗?*14480.415590.612.7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会传染艾滋病吗?*14178.816194.219.5输入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的血液会感染艾滋吗?17396.616697.10.5被蚊虫叮咬会感染艾滋病吗?*5731.815892.4190.6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会感染艾滋病吗?*13173.216093.627.9感染艾滋病的母亲怀孕时会传染给胎儿吗?*15586.616596.511.4与艾滋病患者发生性关系会感染艾滋病吗?16793.316697.14.1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注射器会感染艾滋病吗?16189.915389.5-0.4

注:干预前后比较,*P 0.05

表2对艾滋病患者的积极态度持有情况

积极态度持有情况干预前(n=179)人数百分比(%)干预后(n=171)人数百分比(%)无论他/她是如何感染的,都应该给予同样的照顾和关心*12770.914786.0愿意与艾滋病患者一起学习工作*4525.111869.0

注:干预前后比较,*P0.05

4.健康教育后艾滋病基本知识与态度之间的回归分析比较:健康教育后,将调查对象基本知识得分与态度得分之间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097。

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参与式健康教育后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情况显著提高,并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态度有较大改善。

健康教育前,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如蚊虫叮咬、共同进餐等)和相关预防措施的知晓率低,上述知识应该成为今后健康教育的重点。另一方面,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途径了解艾滋病知识的比例最高,而通过家庭、学校等途径相对较少,这与报道的一些调查结果相一致[13-14]。目前,网络中存在一些科学性、可靠性不高的信息,会对学生正确理解知识造成影响,所以通过学校向学生进行正规、科学、系统的健康教育应该进一步强化。

在校青少年是一个相对比较集中、有一定判断能力和相互影响力的群体,在学校开展群体性健康教育是经济有效的措施[15]。根据基线调查,有88.3%的学生表示愿意积极学习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并有89.9%的学生赞成在中学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学校应根据学生身心发育特点,适时适度地把艾滋病的防治知识传授给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目前,我国在反歧视宣传教育的内容、实效性乃至影响反歧视宣传教育的多个方面仍有一定的不足[16],本次调查干预前明确表示愿意与艾滋病患者一起学习工作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少,这说明艾滋病的反歧视教育亟待加强。本次健康教育针对低危行为与高危行为向学生做出解释界定,使学生更加了解艾滋病患者的真实生活情况。结果表明,干预后学生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态度有较大改善。因此对艾滋病反歧视的教育首先应进一步明确化和具体化,明确哪些行为不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此外,调查对象基本知识的知晓率与态度之间存在正相关,说明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是对待艾滋病患者态度的影响因素之一。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时,不仅应重视学生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也应兼顾对其正确态度的引导改善,减少对艾滋病患者歧视。

研究表明,中西部地区的学生对于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情况及态度均低于东部地区,乡镇学生低于城区学生[2-4]。以往对中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学校学生的研究较少,而高中学生正处于艾滋病预防教育最有效、最关键的时期,因此在这一特定地区和特定人群中开展参与式艾滋病教学活动效果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调查由经过培训的医学院校大学生志愿者对其加强教育引导,志愿者具有专业的背景知识,并且和高中生年龄相近,能与高中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相比常见的健康教育形式(如传统的学校授课等),参与式健康教育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此外,本次调查根据学生现场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和说明,进一步提高了干预的效果。

在高中生中开展参与式艾滋病健康教育,确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通过健康教育帮助高中生建立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将会使他(她)们终生受益。

(致谢:衷心感谢山西省泽州县第一中学对本次实践调查的大力配合,同时感谢参与本次实践调查、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的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团所有成员)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中国艾滋病性病,2012,18:1-5.

2 宋逸,季成叶,张琳,等.中国城市高中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教育现状调查.中国公共卫生,2012,28:180-183.

3 孙霄,朱广荣,季成叶,等.我国16省市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教育现状.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2012年度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优秀论文集.2012,28:9.

4 何景琳,吕姿之,王嘉.北京市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的调查研究.中国学校卫生,1994,15:276-278.

5 李艳,林鹏,聂少萍,等.广东省在校高中生及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华南预防医学,2009,3:13-16.

6 赵刚,吴南屏,吴灵娇,等.杭州市大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中国学校卫生,2006,35:658-659.

7 孙秀梅,马迎华,胡芳,等.北京通州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技能现状.中国学校卫生,2011,32:263-265.

8 张阳,王丽.大连市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中国公共卫生,2013,29:723-725.

9 周慧珍.山西省信息资源建设开发状况研究.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5:66-68.

10 邹彦林.加快发展中部地区信息服务业: 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中国安徽芫湖,2008:6.

11 郭彪,秦侠,胡志,等.我国学校预防艾滋病参与式健康教育效果Meta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156-1159.

12 王颖,张艳萍,林哲.2011年通辽市新入学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艾滋病病毒检测情况调查.预防医学论坛,2013,19:346-347.

13 马振儒,杲丽静,张晓梅,等.高中生接受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评价.中国学校卫生,2011,7:837-838.

14 李慧,姜亚芳,陈丽珠,等.北京市海淀区高中生艾滋病知识及态度的调查.护理研究,2011,32:773-775.

15 罗洁,叶兰香.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教学方法探讨.中国健康教育,2013,29:572-573.

16 赵旭.艾滋病反歧视宣传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2,28:833-836.

基金项目: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资助

作者单位:100191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许哲);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卫生部生育健康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系(王琳琳)

通讯作者:王琳琳(linlinwang@bjmu.edu.cn)

(收稿日期:2014-06-18)

(编辑:方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