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保健·

深圳市南山区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婴幼儿体格发育水平与营养状况的队列研究

易烈致 陈雷平 杨志芹 高武红 谢雨芳 刘序华 陈维清

【摘要】 目的 通过队列研究探讨深圳市南山区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婴幼儿体格发育水平的关系及其生长发育规律。 方法 纳入南山区2012年10月—2013年9月在本院出生且在本院儿保科进行健康体检的婴儿362例,按出生情况划分为足月适于胎龄儿组(n=185)、足月小于胎龄儿组(n=58)、早产适于胎龄儿组(n=55)、早产小于胎龄儿组(n=64),随访婴幼儿至3岁,各组按受孕开始计算并调整月龄,记录其各个时段体格发育状况。 结果 4组生长发育模式相似;早产适于胎龄儿组在13~14个月、16~17个月、19~20个月、22个月、28个月体重及身长增长值均明显高于足月小于胎龄儿组及足月适于胎龄儿组;足月小于胎龄儿组在各时点体重、身长均明显低于足月适于胎龄儿组,早产小于胎龄儿组在各时点体重、身长均明显低于早产适于胎龄儿组。 结论 小于胎龄儿体格生长发育明显落后于适于胎龄儿;但其生长发育模式表现出追赶现象。

【关键词】 新生儿; 低出生体重; 体格发育; 追赶生长

近年来,随着围生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儿童保健体系的日益完善,我国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1],其生长发育过程已成为儿科临床及儿童保健的新课题。但目前有关低出生体重儿体格发育的研究多采用横断面对比调查,难以全面反映低出生体重儿的体格发育状况。为探讨其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体格发育的相关因素,本研究拟通过队列研究的结果,科学地评价婴儿发育的速度,为对生长发育偏离正常的婴幼儿进行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对象:通过南山区儿童保健系统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9月在本院出生且在本院儿保科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依据不同出生情况,根据以下入选标准,分为足月适于胎龄儿组、足月小于胎龄儿组、早产适于胎龄儿组、早产小于胎龄儿组。

2.入组标准:足月适于胎龄儿组入选标准,胎龄≥37周至<42周,出生体重位于同胎龄平均体重第10~90百分位数。纳入185例,男女比例101∶84,包括单胎168例。足月小于胎龄儿组的入选标准,胎龄在≥37周至<42周,出生体重位于同胎龄平均体重第10百分位数以下。纳入58例,男女比例31∶27,包括单胎42例。早产适于胎龄儿组入选标准,胎龄<37周,出生体重位于同胎龄平均体重第10~90百分位数之间。纳入55例,男女比例29∶26,包括单胎46例,胎龄30~36周、平均(32.5±1.7)周。早产小于胎龄儿组入选标准:胎龄<37周,出生体重位于同胎龄平均体重第10百分位数以下。纳入64例,男女比例35∶29,包括单胎56例,胎龄30~36周、平均(32.8±1.5)周。

各组研究对象在生后原发病、医院内感染、患病次数、住院时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足月小于胎龄儿、早产适于胎龄儿、早产小于胎龄儿均在生后1周内达到经口全胃肠道喂养条件、出生体重均≥2 000 g,并未给予高热卡特殊配方奶粉喂养。

3.调查内容:通过儿保科母子保健手册跟踪随访婴幼儿至3岁。考虑到如果按出生年龄计算各组生长发育情况,早产儿与足月儿特别是在小年龄组可比性差,本研究以受孕开始为起点计算并调整月龄。以足月儿为例,月龄1个月约为调整年龄11个月。分别于婴幼儿调整年龄10个月、11个月、13~14个月、16~17个月、19~20个月、22个月、28个月、34个月、46个月时记录其体格发育状况,如体重、身长等。

4.调查方法:儿童体格发育指标严格参考《实用儿科学》相关指导方案开展,且体重测量准确至10 g、身长准确至0.1 cm,所有新生儿儿保科母子保健手册均完整,未见失访家庭。

5.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9.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方差检验分析;计数资料计算构成比(%),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组间新生儿体格发育指标多时点对比:各时点足月小于胎龄儿组的体重及身长均明显低于足月适于胎龄儿组;早产小于胎龄儿组的体重及身长均明显低于早产适于胎龄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各组新生儿体格发育指标多时点对比

组别例数体重(kg)10个月11个月13~14个月16~17个月19~20个月22个月28个月34个月46个月足月小于胎龄组58219±012∗331±018∗481±051∗781±065∗883±071∗981±062∗1073±065∗1199±083∗1368±171∗足月适于胎龄儿组185280±025441±017589±062894±061997±0731094±0651185±0511382±0951553±130早产小于胎龄儿组55211±020#303±031#441±071#738±051#842±063#940±048#1031±065#1172±113#1335±115#早产适于胎龄儿组64261±012409±028541±081860±073971±0771083±0421191±0631378±1371537±125

表1 续表

组别例数身长(cm)10个月11个月13~14个月16~17个月19~20个月22个月28个月34个月46个月足月小于胎龄组58471±22∗513±15∗563±21∗646±21∗696±14∗743±21∗804±26∗864±21∗937±21∗足月适于胎龄儿组185498±04539±14587±17672±13719±17765±22824±22890±22975±17早产小于胎龄儿组55441±13485±21#552±22#634±21#682±15#726±13#787±21#844±18#911±18#早产适于胎龄儿组64469±13513±13572±14663±14721±13774±21843±22903±21974±16

注:与足月适于胎龄儿对比,*P<0.05;与早产适于胎龄儿对比,#P<0.05

2.新生儿体格发育指标增值对比:早产适于胎龄儿组13~14个月、16~17个月、19~20个月、22个月、28个月内存在追赶生长现象,其体重及身长增长值均明显分别高于足月适于胎龄儿组及足月小于胎龄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早产适于胎龄儿组的体重及身长增长值均略高于足月适于胎龄儿组。4组体格发育情况基本一致,均在13~14个月、16~17个月内保持最高增长速度。

表2  新生儿体格发育指标增值对比

组别例数体重(kg)10个月11个月13~14个月16~17个月19~20个月22个月28个月34~46个月足月小于胎龄组58112±042150±021300±031∗102±011∗098±010∗092±014∗126±015169±025足月适于胎龄儿组185161±042148±018305±034∗103±009∗097±012∗091±008∗197±015171±018早产小于胎龄儿组55092±038138±018297±026104±010098±012091±014141±018163±021早产适于胎龄儿组64148±031132±011319±021111±008112±011108±012187±015159±018

表2 续表

组别例数身长(cm)10个月11个月13~14个月16~17个月19~20个月22个月28个月34~46个月足月小于胎龄组5842±0450±0383±04∗50±04∗47±05∗61±03∗60±0273±12足月适于胎龄儿组18541±0448±0485±04∗47±04∗46±04∗59±03∗66±0485±13早产小于胎龄儿组5544±0567±0482±0348±0544±0561±0457±0267±13早产适于胎龄儿组6444±0359±0491±0358±0453±0569±0461±0474±10

注:与早产适于胎龄儿对比,*P<0.05

讨论

低出生体重包括足月低体重及早产低体重,在我国发生率约为5.87%,主要由宫内发育不良导致[2]。胎儿在宫内发育仅有几个月短暂的发育初始阶段,占整个生命过程的极少部分,但却是生命过程最为重要、关键的时期,低出生体重伴随的新生儿各器官发育不良和异常对人体的影响是终身的[3]

本研究显示,在3岁前,足月小于胎龄儿组的体重及身长均明显低于足月适于胎龄儿组,早产小于胎龄儿组的体重及身长均明显低于早产适于胎龄儿组,这说明低出生体重会持续影响婴幼儿的体格发育,因此必须加强对低出生体重儿进行随访管理,以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症状并采取有效手段促进其生长发育。

由于身长、体重等体格生长发育指标的均衡发育是评价追赶生长的重要标准,本队列研究持续监测了不同出生情况的新生儿上述指标的持续变化情况,本研究显示,早产适于胎龄儿在调整月龄13~14个月、16~17个月、19~20个月、22个月、28个月时可能通过追赶生长逐步回归到遗传学编程的正常体格生长发育轨迹,这与既往研究结论[4-5]一致。早产适于胎龄儿组存在生长追赶现象,这可能是因为早产儿的宫内发育基本正常,主要由胎膜早破、孕妇急症等异常因素导致分娩被迫提前,故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潜能可能是正常的,其出生后能够对低出生体重所致不良影响做出一定程度的扭转[6-7],但足月低出生体重儿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宫内营养不良、缺氧等所致的宫内发育迟缓等,其生长发育潜能受限,出生时生长发育与相应对照组相比已严重落后。描述性对比还可见早产适于胎龄儿组的体重及身长增长值均略高于足月适于胎龄儿组,这可能也与早产儿宫内发育基本正常有关,提示早产儿生长发育潜能可能是正常的。

本研究还显示,对足月低于胎龄儿组,其追赶生长现象并不明显,这说明对此类新生儿开展营养支持,可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事实也显示,对足月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营养摄入过量则会导致发育过程中下丘脑饮食中枢发生结构变化,形成远期不利影响,有研究[8-10]显示这可能是成年后出现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脂质代谢病等疾病的另一个危险因素。

同时本研究显示,低出生体重儿的宫外发育与正常出生体重儿发育趋势大体一致,均在调整月龄13~14个月、16~17个月保持最高增长速度,提示若需要开展营养支持,可能应该重点加强此阶段的营养吸收。

可见,不同原因导致的低出生体重儿,其中期结局差异较大,早产小于胎龄儿和足月小于胎龄儿可能具备不同的生长潜能,在3岁前,前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可能性更高。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孕期营养和保健,积极监护胎儿宫内生长状况,以及时发现胎儿的发育迟缓,并开展有效的干预,避免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同时还应对早产小于胎龄儿进行早期生长发育干预,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其总体健康水平,还对预防成人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廖文君.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宫外发育迟缓的相关因素分析.海南医学,2014,25:2845-2848.

2 田园,于广军,姚国英,等.上海市0~6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体格发育状况调查和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23:133-136.

3 任树华,刘翔,杨阳,等.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生长状况的影响.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93-94.

4 翟倩,曹云,王艺,等.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神经发育预后及其影响因素.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3,16:15-19.

5 林艳,江雯,何慧静,等.足月小样儿生长发育状况分析.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2,23:260-261.

6 韩蕊,陈丽莉,石志平,等.低出生体重对生命远期代谢性疾病的影响.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43:22-26.

7 极低出生体重儿营养与生长发育研究协作组.极低出生体重儿院内生长发育状态多中心回顾性研究.中华儿科杂志,2013,51:4-11.

8 赵奕怀,蔡琍璇.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广东医学,2012,33:1781-1782.

9 高冰心,周凡,王晓东,等.低出生体重儿117例体格发育与围生期保健管理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13,40:3751-3755.

10 谭小华,崔其亮,吴繁,等.广州和佛山地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时宫外生长迟缓发生情况调查.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2,27:73-77.

项目类别: 深圳市南山区科技计划区属事业单位研发项目(2013064)

作者单位: 518000 广东深圳,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儿保科(易烈致,陈雷平,杨志芹,高武红,谢雨芳);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科教科(刘序华);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统计与流行病学系(陈维清)

(收稿日期:2016-04-28)

(编辑: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