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胎461例临床分析

杜岚 杨瑾 许璐洁 苏青

【摘要】目的 探讨宫内死胎的相关因素,降低围产儿死亡发生风险。 方法 收集整理西安市第四医院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分娩的461例死胎病历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对比不同孕周、不同胎儿性别、不同时间段、不同孕妇年龄、孕妇文化程度,是否定期产检、初产与经产妇组的死胎构成比。并将纳入样本按照胎盘及脐带因素、胎儿因素、孕妇因素、不明原因等四大类进行病因分类。 结果 发生死胎的孕妇年龄主要集中在20<~≤25岁(47.48%);孕28~36周死胎构成比最高(51.4%);孕妇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小学及以下(42.5%);未做或不定期产检的孕妇占75.1%;初产妇占69.6%,经产妇占30.4%;单双胎死胎比例相近。单双胎、2010年前后5年、孕周、年龄、文化程度、产前检查和分娩次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胎儿性别间的死胎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死胎相关病因及所占比例分别为胎盘及脐带因素(34.1%)、孕妇因素(29.9%)、胎儿因素(23.6%)、不明原因(12.4%),其中胎盘早剥、脐带缠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肝内胆汁淤积症、胎儿畸形是主要原因。 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管理和监测,定期进行产前检查,降低死胎及围产儿死亡发生风险。

【关键词】死胎; 围产保健; 病因

妊娠20周后胎儿在子宫内死亡称为死胎,胎儿在分娩过程中死亡称为死产,也是死胎的一种[1]。妊娠28周后的死胎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胎儿死亡对孕妇及家庭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寻找有效措施以减少死胎的发生风险。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10年间西安市第四医院住院分娩的461例死胎病历资料,探讨宫内死胎的主要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死胎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对象与方法

1.对象:收集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西安市第四医院住院分娩的461例(4对双胞胎)死胎病历,所有病历临床资料完整。纳入标准为妊娠20周后胎儿在子宫内死亡者及胎儿在分娩过程中死亡者[1]。其中入院前B型超声检查确诊死胎者454例,死产7例。排除稽留流产、胚胎停止发育等病例。

2.方法:收集整理纳入病例的病案资料,回顾性分析对比不同孕周、不同胎儿性别、不同时段、不同孕妇年龄、孕妇文化程度,是否定期产检、初产与经产妇组的死胎发生率。并根据《妇产科学》(第8版)[1]对死胎病因的分类方法,将死胎病因分为胎盘及脐带因素、胎儿因素、孕妇因素、不明原因等四大类,本文将纳入的病例,按照上述四类进行病因分类。

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各组率的比较采用频数分布拟合优度的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胎儿性别中男婴占49.5%,女婴占50.5%,不同性别所占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单胎占98.3%,双胎占1.7%,两者所占比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2010年—2015年间近5年死胎构成比42.5%,较前5年(2006年—2009年)死胎构成比(57.5%)有所降低,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死胎发生的孕周范围为20~43周,孕周(30.9±11.4周),其中20≤孕周≤27占27.1%,27<孕周≤36周占51.4%,36<孕周≤41周占20.0%,41<孕周≤43周占1.5%,不同孕周所占比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发生死胎的孕妇457例,其中有4对双胞胎,孕妇年龄范围为16~43岁,年龄(25.5±8.3)岁,主要集中在20<年龄≤25岁(47.48%),其次是25<年龄≤30岁(23.9%),不同年龄段所占比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孕妇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小学及以下(42.5%),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发生死胎的孕妇较少(22.3%),不同文化程度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未做或不定期产检的孕妇占75.1%,定期产检的孕妇占25.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初产妇占69.6%,经产妇占30.4%,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表1 461例死胎及457例孕妇的一般情况[例(%)]

注:*P<0.05

2.死胎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胎盘及脐带因素占34.1%(157/461),其中胎盘早剥占31.2%,前置胎盘为 12.1%,脐带缠绕占 37.0%,脐带打结6.4%,脐带脱垂8.9%。

孕妇因素占29.9%(138/461),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40.6%,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占33.3%,糖尿病11.6%,心血管疾病10.9%。

胎儿因素占23.6%(109/461),其中胎儿畸形占79.8%居首位。

不明原因占12.4%(57/461),这些病例在临床辅助检查及分娩过程中未见异常。

见表2。

表2 461例死胎病因分析[例(%)]

讨论

本院近5年死胎构成比较前5年有所降低,461例死胎中,27<孕周≤36周死胎构成比最高,其次为足月妊娠。死胎的发生直接影响围产儿死亡构成比,应做为围产期工作的防治重点。

王艳萍等[2]报道在大部分具有正常婴儿死亡率性别模式的发展中国家,婴儿的死亡率性别比为1.2~1.3,1~4岁幼儿的死亡率性别比为1.0~1.2。本文461例死胎中,男婴228例,女婴233例,男女性别比例波动在1.0左右,符合死亡率性别比的正常模式。相关研究指出死胎的发生与母体年龄、产检次数、受教育程度、社会经济地位等相关[3]。本文死胎病例中,大部分孕妇是由基层医院转诊至本院就诊,孕妇年龄主要集中在20~25岁,初产妇占69.6%,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中学以下,其中小学及以下所占比例较高,75.1%孕妇未做产前检查或产前检查不定期,孕妇年龄普遍偏小,受教育程度低,通常不能自觉进行产前检查,出现异常不能及时就诊,不会自数胎动,而且初产妇较经产妇孕期自我保健意识差。因此,应加强孕产期保健的健康宣教工作,提高产检率。

本文西安市第四医院近10年死胎相关病因及所占比例分别为胎盘及脐带因素(34.1%)、孕妇因素(29.9%)、胎儿因素(23.6%)、不明原因(12.4%)。其中胎盘及脐带因素是造成死胎的首要因素。

本文胎盘及脐带因素引起死胎的157例,以胎盘早剥及脐带缠绕多见。胎盘早剥导致围生儿的死亡率约占所有围生儿死亡的15% ~20%[4-5]。通常起病急、发展快,处理不当则危及母儿生命。当剥离面超过胎盘面积的1/2时,由于缺氧胎心消失,引起胎儿死亡。部分轻型患者症状不明显,易被忽略。王清芬[6]报道胎盘早剥中54.8%无明显诱因,B超检查确诊率65.6%。因此疑似胎盘早剥的病例,临床医师应给予高度重视,尽早行超声及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确诊后立即终止妊娠,挽救母儿生命。

脐带缠绕与非脐带缠绕相比,脐带缠绕并不增加新生儿低评分危险,但是死胎死产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缠绕者[7]。脐带缠绕过紧时,脐血管受压,血液循环受阻,致使母儿气体交换障碍,引起胎儿宫内窘迫。脐带血循环受阻7~8min以上就会出现胎死宫内[1]。脐带因素导致胎儿缺血缺氧早期主要表现为胎动频繁,进一步加重则表现为胎动减少甚至消失,因此加强孕期自我监护、胎心监护、胎儿脐动脉血流监测等,如有异常,及时处理,降低胎死宫内的发生率。

本文孕妇因素引起死胎的138例,主要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有关。孕妇血压升高时,全身小血管代偿性收缩,致使胎盘血管粥样硬化,影响胎儿血供和气体交换,导致胎儿宫内缺氧甚至死亡。通常采取妊娠20~28周计算平均动脉压,28~32周进行翻身试验等措施预测妊娠期高血压,预测阳性者密切随诊,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从而降低胎儿死亡的风险,提高母亲和胎儿的预后。ICP可能与妊娠期体内雌激素水平大幅度增加有关。妊娠期出现不明原因的皮肤瘙痒时应常规进行血清胆酸测定,排除ICP。因此,临床工作中需要不断提高产前诊断水平,减少糖尿病等孕妇合并症的发生。

本文胎儿因素引起死胎的109例,79.8%为胎儿畸形。这可能与遗传、环境、药物、病毒感染等有关。因此,孕妇在妊娠前期及妊娠期间应尽量远离危险环境,减少各种致畸因素的危害,同时重视孕前优生筛查、加强孕产期营养保健。孕前三个月及孕早期适当补充叶酸防治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发生。孕14~20周常规行超声检查,早期发现无脑儿等胎儿畸形,一旦确诊立即引产终止妊娠。

本文不明原因的胎儿死亡占12.4%,主要与分娩后家属拒绝相关胎盘检查及胎儿尸检有关。有文献指出胎儿尸检可以明确26%~51%胎儿死亡的病因[8]。因此,临床工作中需要与孕妇及家属沟通,尽可能实现胎盘相关检查及胎儿尸检,明确胎儿死亡病因,积累经验,提高诊断治疗水平,降低胎儿不明原因死亡发生风险。

总之,医务人员应加强宣教,使孕妇了解孕期自我监护及定期产检的重要性,教会孕妇自数胎动,提高产前筛查及诊断水平,减少死胎发生的相关因素,从根本上减少围产儿死亡发生风险,提高产科质量。

参考文献

1 谢幸,苟文丽,主编.妇产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 王艳萍,梁娟,吴艳乔,等.1988-1992年我国住院分娩的围产儿死亡率及性别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2001,17:173.

3 王临虹,郭素芳,崔颖.低危孕产妇产前检查次数探讨.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8,19:87-89.

4 陈常佩,陆兆龄,主编.围生期超声多谱勒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5.

5 Reddy UM.Prediction and prevention of recurrent stillbirth.Obstet Gynecol,2007,110:1151-1164.

6 王清芬.93例胎盘早剥的临床观察.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37-38.

7 钟红秀,丁峰.64例妊娠晚期死胎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18-320.

8 Sibai B,Dekker G,Kupherminc M.Preeclampsia.Lancet,2005,365:785-799.

作者单位:710004陕西,西安市第四医院(杜岚,苏青);西安交通大学医院(杨瑾,许璐洁)

通讯作者:杨瑾(yvette1229@163.com)

(收稿日期:2016-03-21)

(编辑:方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