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炜楠, 庄丽丽, 刘振腾, 张瀚, 兰场新, 任梦圆, 鹿群, 时晓, 王斌, 包洪初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5, 36(4): 307-312.
目的 量化不同变量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活产结局的贡献程度,并寻找关键变量的敏感区间,为临床工作者和患者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方法 本研究是建立在已有队列上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共纳入了前往山东省烟台毓璜顶医院生殖医学科行IVF-ET治疗患者的5 859个新鲜治疗周期。综合Logistic回归单因素分析、Lasso回归多因素分析、随机森林(RF)重要性系数分析三种方式,对变量进行初步筛选。同时,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汇总,基于既往研究的关联性结果,对初步筛选的变量集进一步补充。随后,本研究采用随机森林算法,纳入筛选后变量,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并计算变量的重要性系数。最后,绘制部分依赖曲线对关键变量进行定量分析,进而给出其敏感区间。结果 本研究纳入新鲜胚胎移植周期的活产率约为43%,共筛选出28个重要变量,发现影响胚胎移植活产结局的最重要变量为女方年龄和优质胚胎总数,活产成功率随女方年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当女方年龄 ≥37岁时,降低趋势更加急剧;当优质胚胎总数达到2个时,活产成功率增长达到顶峰并趋于平缓。结论 进行IVF-ET手术治疗的女性患者在37岁之前接受IVF-ET新鲜周期移植治疗,优质胚胎总数≥2个的情况下,可提高活产率,达到较好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