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期刊检索
下载专区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年 35卷 2期
刊出日期:2024-03-11

综述
病例报告
论著
封面+目录
   
封面+目录
0
第35卷第2期封面+目录
2024 Vol. 35 (2): 0-0 [摘要] ( 11 ) [HTML 1KB] [PDF 7852KB] ( 74 )
论著
101 余洪钊, 周玉博, 李宏田, 刘建蒙
中国城市地区高龄孕妇孕期增重情况
目的 了解中国城市地区高龄孕妇孕期增重情况,探讨高龄孕妇孕期增重特点,为临床科学开展高龄孕妇体重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龄孕产妇队列研究,纳入2017年7月至2021年6月在国内7个大城市8家三甲医院进行孕期体检和分娩的13 567名孕妇,其中高龄孕妇(分娩年龄≥35岁)10 972名,非高龄孕妇2 595名。收集孕妇人口学信息和孕期随访资料,计算孕期总增重和孕期别增重,并按国内《妊娠期妇女体重增长推荐值标准》分为增重不足、增重合适和增重过度三组。采用混合效应线性模型估计高龄与非高龄孕妇孕期增重均值差值(MD),采用混合效应多分类Logistic模型估计高龄与非高龄孕妇增重不足和增重过度比值比(OR),采用分段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拟合绘制高龄和非高龄孕妇的孕期增重轨迹。结果 高龄孕妇平均孕期总增重为(12.7±4.9)kg,增重不足和增重过度者分别占比12.1%和45.8%。高龄与非高龄孕妇孕期总增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调整MD=-0.2 kg, 95% CI:-0.5~0.1 kg),孕期总增重不足和过度的风险差异也未见统计学意义(增重不足:调整OR=0.99, 95% CI:0.81~1.20; 增重过度:调整OR=0.92, 95% CI:0.81~1.04)。分孕期看,与非高龄孕妇相比,高龄孕妇孕早期增重更多(调整MD=0.3 kg, 95% CI:0.1~0.4 kg),孕中晚期增重更少(调整MD=-0.4 kg, 95% CI:-0.7~-0.2 kg);孕早期增重不足和增重过度的风险均增加(增重不足:调整OR=1.28, 95% CI:1.02~1.60; 增重过度:调整OR=1.32, 95% CI:1.16~1.51);孕中晚期增重不足的风险增加(调整OR=1.21, 95% CI:1.02~1.43)。孕期增重轨迹也显示,高龄孕妇孕早期增重多于非高龄孕妇,而孕中晚期增重少于非高龄孕妇。结论 中国城市地区高龄孕妇孕期总增重为(12.7±4.9)kg,增重不足和增重过度的比例分别为12.1%和45.8%,即有超过一半的高龄孕妇存在孕期增重不适宜的问题,值得关注。与非高龄孕妇相比,高龄孕妇孕早期增重不足和增重过度的风险均升高,孕中晚期增重不足的风险升高,提示临床宜针对高龄孕妇孕期增重特点开展精细化、规范化的孕期体重管理。
2024 Vol. 35 (2): 101-107 [摘要] ( 12 ) [HTML 40KB] [PDF 618KB] ( 86 )
108 栗思思, 刘春毅, 金蕾, 焦明远, 张杰, 孟文颖, 靳蕾
妇女围受孕期服用营养补充剂与孕早期贫血的关系
目的 了解北京市通州区妇女孕早期贫血患病率,评价围受孕期服用单纯叶酸片(PFA)或含叶酸的多种微量营养素补充剂(MMFA)与孕早期贫血的关系。方法 以2013—2018年37 034例在通州区妇幼保健院分娩妇女的孕期保健和孕早期血常规化验数据为基础进行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围受孕期PFA或MMFA服用情况与孕早期贫血的关系。结果 妇女孕早期贫血患病率为1.8%,以轻度及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主。与服用PFA妇女相比,服用MMFA者孕早期患贫血(aOR=0.79, 95% CI:0.66~0.95)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风险(aOR=0.69, 95% CI:0.53~0.91)均更低。在服用MMFA的妇女中,孕前开始服用者较孕后开始服用者总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风险低,aOR分别为0.69(95% CI:0.53~0.90)和0.47(95% CI:0.30~0.75),且高频服用MMFA者较未服用者总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风险低,aOR分别为0.59(95% CI:0.41~0.86)和0.42(95% CI:0.23~0.76)。在服用MMFA的妇女中,孕前开始服用者血清铁水平更高(aβ=4.25, 95% CI:1.70~6.80)。结论 2013—2018年北京市通州区妇女孕早期贫血患病率较低。妇女围受孕期服用MMFA可降低孕早期贫血,尤其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病风险。
2024 Vol. 35 (2): 108-114 [摘要] ( 8 ) [HTML 39KB] [PDF 371KB] ( 63 )
115 原鹏波, 周文君, 吴天晨, 尹韶华, 杨静, 魏瑗, 赵扬玉
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减胎术后胎儿生长规律及围产结局分析
目的 评价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CDA)双胎妊娠减胎术后的胎儿生长规律和围产结局。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选择性减胎术的MCDA双胎妊娠孕妇85例作为MCDA双胎减胎组,利用一般资料匹配同期171例单胎及165例MCDA未干预双胎孕妇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三组间胎儿宫内发育及围产结局。结果 单胎对照组的EFW、AC、FL、BPD及HC均大于MCDA双胎减胎组和双胎对照组,MCDA双胎减胎组的AC大于双胎对照组,其余指标与双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MCDA双胎减胎组的剖宫产比例(52.9%)显著低于双胎对照组(86.1%),与单胎对照组(39.2%)相比无统计学差异。MCDA双胎减胎组的分娩孕周为(37.1±2.7)周,早于单胎对照组(38.8±2.2)周而晚于双胎对照组(34.0±2.8)周,在32周和34周之前的早产比例(5.9%和11.8%)均低于双胎对照组(21.8%和46.7%),但与单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在37周前的早产比例(30.6%)低于双胎对照组(78.8%)而高于单胎对照组(7.6%)。结论 减胎术后保留胎儿的生长趋势同未减胎的MCDA双胎无明显差异,其围产结局主要与是否发生胎膜早破、早产有关。与未减胎的MCDA双胎孕妇相比,减胎术后存活新生儿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小于胎龄儿和转NICU比例有一定程度降低,但与普通单胎相比仍较高。
2024 Vol. 35 (2): 115-121 [摘要] ( 10 ) [HTML 40KB] [PDF 642KB] ( 47 )
122 翟怡, 庞艳莉
高雄激素诱导小鼠颗粒细胞氧化应激与炎症的研究
目的 探究高雄激素对颗粒细胞基因表达的广泛影响,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局部高雄的分子机制和干预靶点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获取小鼠颗粒细胞,体外添加DHEA或等量DMSO培养,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对比DHEA组和对照组基因差异表达情况,进行GO、KEGG和GSEA富集分析。结果 DHEA处理组的颗粒细胞相较于对照组有355个基因显著下调,577个基因显著上调,组间差异明显。PPAR信号通路,谷胱甘肽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生物合成,cAMP信号通路,mTORC1信号,未折叠蛋白响应,活性氧途径,氧化磷酸化和上皮间质转化等被显著富集。结论 DHEA处理激活了小鼠颗粒细胞氧化应激和炎症相关的通路,诱导细胞凋亡,但各通路对PCOS的影响程度和机制仍需进一步实验验证。
2024 Vol. 35 (2): 122-128 [摘要] ( 13 ) [HTML 34KB] [PDF 908KB] ( 46 )
129 任浩然, 于敬春, 刘扬, 于俊利, 周玉博, 王翠, 刘志敏, 李宏田, 刘建蒙
山东某县3~6岁儿童筛查视力异常情况研究
目的 描述研究地区3~6岁儿童筛查视力异常情况,为儿童眼病防治及视力异常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依托山东某县2021年视力筛查项目,所用数据包括儿童基本信息、幼儿园特征及视力筛查结果,分析指标包括裸眼远视力不良率、近视率和可疑远视储备量不足率。采用频数和百分比描述筛查视力异常情况,采用趋势卡方检验分析视力异常指标随年龄变化趋势。结果 研究纳入3~6岁儿童14 198人,裸眼远视力不良率为19.6%,近视率3.1%,可疑远视储备量不足率42.5%。3岁至6岁,裸眼远视力不良率依次为9.4%、16.4%、24.5%和22.8%,近视率依次为1.9%、1.3%、3.6%和9.0%,两者随年龄增长均呈上升趋势(P<0.05);可疑远视储备量不足率依次为54.6%、42.3%、39.2%和46.0%,随年龄增长未见上升趋势。男童和女童三项指标差别均不超过2.0个百分点;乡镇幼儿园儿童视力不良率比城区幼儿园儿童高8.9个百分点、近视率高5.3个百分点、可疑远视储备量不足率高9.6个百分点;城区私立幼儿园儿童视力不良率比公立幼儿园儿童高9.1个百分点,可疑远视储备量不足率高17.3个百分点,而乡镇私立幼儿园儿童近视率比公立幼儿园儿童低2.4个百分点,可疑远视储备量不足率低8.0个百分点。结论 研究地区3~6岁儿童裸眼远视力不良率接近20%,近视率略高于3%,可疑远视储备量不足率超过40%。裸眼远视力不良率和近视率随年龄增长均呈上升趋势,但未见可疑远视储备量不足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城乡儿童视力异常情况差别明显,宜探索原因以提升防控针对性。
2024 Vol. 35 (2): 129-133 [摘要] ( 11 ) [HTML 31KB] [PDF 376KB] ( 64 )
134 张金娟, 郭倩颖, 崔铭萱, 杨晨, 彭小雨, 潘丽娜, 李威, 汪家琦, 刘晨迪, 王琳琳, 柳鹏, 刘菊芬
母乳IGF-Ⅱ与婴儿体格生长指标关联性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描述哺乳期各阶段母乳IGF-Ⅱ浓度的变化,探讨哺乳期不同阶段母乳IGF-Ⅱ与婴儿体格生长指标的关联,以及可能影响母乳IGF-Ⅱ浓度的因素。方法 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招募32名满足纳入排除标准的分娩妇女,分别于分娩后48 h、产后15 h、产后42 h、6个月、9个月及12个月采集妇女母乳标本,同时收集婴儿身长、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母乳IGF-Ⅱ水平。使用广义估计方程(GEE)分析母乳IGF-Ⅱ水平与婴儿体格生长指标之间的关联以及可能影响母乳IGF-Ⅱ水平的因素。结果 母乳IGF-Ⅱ中位浓度在12月成熟乳中最高(82.5 ng/mL),6月成熟乳中最低(55.3 ng/mL),呈先下降再升高趋势,但各阶段中位浓度间未见明显差异;在调整母亲年龄、孕前BMI、孕周、母亲民族、孕产史、孕期并发症情况(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甲状腺疾病)、婴儿喂养方式及婴儿性别后,研究结果显示初乳中IGF-Ⅱ含量与婴儿身长呈正相关关系(β=0.9,P<0.01),初乳、42d成熟乳、12月成熟乳中的IGF-Ⅱ含量与婴儿体重呈正相关关系(P=0.02,P<0.01和P=0.01)。将膳食炎症指数(DII)按三分位法分为三组(Q1:最抗炎倾向组,Q2:中间组,Q3:最促炎倾向组)纳入GEE模型,结果显示,第三分位组(即最促炎倾向组)与母乳IGF-Ⅱ含量正相关(β=28.6,P=0.01)。结论 母乳IGF-Ⅱ对婴儿身长、体重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孕期促炎饮食与母乳IGF-Ⅱ含量相关。
2024 Vol. 35 (2): 134-141 [摘要] ( 14 ) [HTML 45KB] [PDF 485KB] ( 73 )
142 黄园斐, 罗龙丹, 丁书芳, 高晶, 何柏松, 叶天民
拮抗剂方案鲜胚移植结合选择性单胚移植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以单胚胎移植为主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策略结局与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治疗的不孕患者1 09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拮抗剂方案促排卵新鲜胚胎移植治疗,根据其移植胚胎数及胚胎发育时间分为A、B、C三组,A组第二天胚胎单胚胎移植(n=566),B组第二天胚胎双胚胎移植(n=410),C组第五天胚胎单胚胎移植(n=120),对三组妊娠结局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与B组的临床妊娠率(30.0% vs.33.1%)、活产率(23.6% vs.23.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组与B组的临床妊娠率(40.0% vs.3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与B组的活产率(33.3% vs.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的临床妊娠率(30.0%vs.40.0%)、活产率(23.6%vs.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中心实行的单胚胎移植为主拮抗剂方案是安全有效的策略,双胎移植并未显著提高移植的临床妊娠率及活产妊娠率。
2024 Vol. 35 (2): 142-146 [摘要] ( 12 ) [HTML 30KB] [PDF 348KB] ( 45 )
147 江晓阳, 李辉, 孙瑜, 汪小燕, 杭春梅, 姚雁飞, 杨茜, 邵子瑜
孕妇血清Hcy水平对婴儿认知-运动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婴儿认知-运动发育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4月~5月合肥市区594名孕中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孕妇年龄20~35岁,孕周15~20+6周,同时测定孕妇血清Hcy水平。采用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ASQ-3)进行评估,主要包括沟通、粗大动作、精细动作、问题解决、个人-社交技能5个方面的发育状况。收集妊娠结局和婴儿6月龄、12月龄认知-运动发育评估结果,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孕期血清Hcy水平与婴儿认知-运动发育情况的相关性;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孕期血清Hcy水平与婴儿认知-运动发育水平间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婴儿6月龄ASQ-3各方面得分在出生体重、是否早产、血清Hcy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婴儿12月龄ASQ-3各方面得分在出生体重、是否早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血清Hcy水平婴儿12月龄婴儿精细动作发育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孕期血清Hcy水平与婴儿12月龄精细动作发育得分呈负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123,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期血清Hcy水平对婴儿12月龄精细动作发育得分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β=-0.996,95% CI:-1.83~-0.16,P<0.05)。结论 孕妇血清Hcy水平与婴儿12月龄精细动作发育得分呈负相关,孕期血清Hcy水平升高可能会影响婴儿的认知-运动发育。
2024 Vol. 35 (2): 147-151 [摘要] ( 14 ) [HTML 30KB] [PDF 362KB] ( 45 )
152 黄小云, 朱元方, 刘惠龙, 符免艾, 刘传永, 曾定元, 贺骏, 施庆喜, 陈长水, 朱斌, 王高雄, 石浩, 卢浩华
初产及经产儿宫内生长评价报告及其体重、身长、顶臀长、头围、胸围曲线研制
目的 开展初产、经产儿宫内生长评价,研究初产、经产的宫内生长差异特征。制定不同胎龄初产、经产儿宫内生长曲线。方法 选择深圳、重庆、海口、广州、长沙、成都、泉州、柳州、桂林9个城市2017年—2020年324 521例胎龄27~42周活产单胎儿,按经产、初产、产次混合(即初产和经产混合)三类单胎儿分组,进行胎儿宫内生长等级分类评价,揭示经产儿宫内生长水平高于初产儿的差异特征。此外,采用横断面时间段整群取样现况调查方法,2013年4月至2015年9月在深圳市完成了16 852例胎龄28~42周活产初产、经产单胎儿体格生长现场测量,制定初产、经产单胎儿宫内生长曲线。结果 中国9个城市的妇幼保健院经产、初产、产次混合三类单胎儿宫内生长等级分类评价结果呈现经产儿高于产次混合、初产儿低于产次混合的特征。制定了深圳16 852例胎龄28~42周初产、经产单胎儿(男、女及性别混合)体重、身长、顶臀长、头围、胸围3rd~97th百分位曲线,发现经产单胎儿上述5项指标水平高于初产单胎儿,经产单胎儿体重10th、50th、90th曲线高于2015年深圳单胎儿,而初产单胎儿体重10th、50th、90th曲线低于2015年深圳单胎儿。结论 中国9个城市新生儿宫内生长评价为经产儿宫内生长水平高于初产儿。制定了深圳胎龄28~42周初产单胎儿、经产单胎儿体重、身长、顶臀长、头围、胸围3rd~97th百分位曲线,为初产儿和经产儿提供了上述5项指标的宫内生长评价标准,该曲线发现经产单胎儿上述5项指标曲线水平高于初产单胎儿。
2024 Vol. 35 (2): 152-161 [摘要] ( 10 ) [HTML 54KB] [PDF 434KB] ( 50 )
162 陈晓雯, 段怡
血清中补体因子B、TLR4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发生子痫前期风险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中补体因子B、Toll样受体4(TLR4)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发生子痫前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从本院就诊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就诊的100例健康妊娠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年龄为21~38岁,孕周为21~36周;研究组年龄为22~39岁,孕周为22~37周;研究组按照有无子痫前期分为无子痫前期组68例,有子痫前期组32例;按照子痫前期不同程度分为轻度组12例,中度组11例,重度组9例;检测血清补体因子B、TLR4水平,分析其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发生子痫前期的关系及其风险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中补体因子B、TLR4水平明显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无子痫前期组相比,有子痫前期组血清中补体因子B、TLR4水平明显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轻度组相比,中度组、重度组血清中补体因子B、TLR4水平明显升高,且重度组明显高于中度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中补体因子B、TLR4均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因素;血清补体因子B检测的AUC为0.736,血清TLR4为0.697,联合为0.845。结论 血清中补体因子B、TLR4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因素,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发生子痫前期具有预测价值。
2024 Vol. 35 (2): 162-165 [摘要] ( 12 ) [HTML 28KB] [PDF 374KB] ( 51 )
166 张硕, 于成华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子痫前期患者母儿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与子痫前期孕妇及围产儿发生不良预后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作为不良预后预测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产科分娩的符合入选标准的孕妇共420例,其中子痫前期组130例,正常组290例,比较两组UACR水平。分析子痫前期组UACR与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UACR作为子痫前期组母儿不良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 (1)子痫前期组UACR水平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与未发生不良预后人群相比,子痫前期组发生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低蛋白血症导致的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胎儿生长受限,医源性早产、引产,新生儿窘迫时UACR水平升高,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升高,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子痫前期组UACR水平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0.83),与不良预后的发生之间呈正相关(r=0.53),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UACR作为预测子痫前期孕妇发生母儿不良预后情况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UACR的最佳诊断界值为584.8 mg/g。结论 子痫前期孕妇UACR水平升高,且与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显著相关,孕期监测UACR对于防范母儿不良预后有积极指导意义。
2024 Vol. 35 (2): 166-171 [摘要] ( 12 ) [HTML 28KB] [PDF 445KB] ( 46 )
172 宋晖, 武雁, 田国华, 刘闯, 王晶, 张建芳
雌二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联合金凤丸对降调节替代方案复苏周期子宫内膜容受性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降调节替代方案复苏周期中雌二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商品名:芬吗通)联合金凤丸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于本科生殖中心接受降调节替代方案复苏周期移植的155个周期,按经醋酸亮丙瑞林3.75 mg降调节后内膜准备过程中是否使用雌二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金凤丸分为两组,A组采用戊酸雌二醇片(商品名:补佳乐)+雌二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金凤丸(79个周期),B组采用戊酸雌二醇片(76个周期)。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BMI)、移植优质胚胎数,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分型比率、子宫内膜血流,血雌二醇E2、孕酮P值,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移植优质胚胎数无明显差异(P>0.05);A组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及B型子宫内膜比率显著高于B组(P<0.05),子宫内膜血流参数: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显著低于B组(P<0.05);血E2值显著高于B组(P<0.05),血P值无明显差异(P>0.05);A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均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降调节替代方案复苏移植周期中雌二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联合金凤丸可显著提高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B型子宫内膜的比例及血E2值,降低PI、RI,改善内膜血流,增加子宫内膜容受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优化周期结局。
2024 Vol. 35 (2): 172-174 [摘要] ( 12 ) [HTML 22KB] [PDF 313KB] ( 42 )
175 刘小霞, 王杰, 侯东霞, 郭志远, 王鑫, 王晓华, 贾跃旗
罕见常染色体非整倍体对胚胎/胎儿发育的影响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罕见常染色体非整倍体(RAAs)病例的胚胎/胎儿结局,探讨RAAs对胚胎/胎儿发育的影响,旨为染色体异常孕妇提供进一步的生育指导。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1年9月于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经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微阵列(CMA)分析或荧光原位杂交(FISH)诊断为RAAs的胎儿193例,其中经CMA发现126例,FISH发现65例,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2例。跟踪胎儿结局,并对不同染色体异常及胎儿结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3例RAAs胎儿中,190例结局为流产,其中一般流产2例,稽留流产188例;3例未发生流产,其中2例引产,1例成功分娩。(1)RAAs妊娠结局中97.4%为稽留流产;少数不发生流产(1.6%),妊娠结局为引产和足月分娩;极少数发生一般流产(1.0%)。(2)在193例RAAs病例中,16号、22号和15号染色体异常检出率较高,分别为43.0%、24.4%和9.3%。未发现1、17、19号染色体异常。(3)RAAs流产的孕周范围为6~18周,完全型RAAs胎儿最大发育孕周为18周,3例嵌合型RAAs胎儿可发育到较大孕周,其中2例发育到19周时,孕妇要求终止妊娠,另一例胎儿足月出生(37周+),新生儿生长发育正常。结论 RAAs是导致孕妇发生流产的重要原因,不同RAAs发育孕周不同,染色体的嵌合比例与部位对胎儿发育和孕妇妊娠结局均会产生重要影响。
2024 Vol. 35 (2): 175-178 [摘要] ( 8 ) [HTML 27KB] [PDF 469KB] ( 39 )
179 朱书瑶, 江南静, 夏利, 聂晶, 樊军, 彭晓, 曾兰, 陈艾, 罗泽民, 王齐艳
14例孤独症谱系障碍合并癫痫的临床表现及遗传学分析
目的 通过总结14例孤独症谱系疾病(ASD)合并癫痫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遗传学特点,探讨孤独症和癫痫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2年8月四川省妇幼保健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ASD合并癫痫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查结果。结果 14例ASD合并癫痫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癫痫首发年龄从出生10 d到3岁7月不等。发作类型包括局灶性发作、癫痫性痉挛发作、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肌阵挛发作和不典型失神发作,其中5例存在多种发作形式。孤独症诊断年龄范围为1岁8月至6岁。头颅影像学异常6例。药物难治性癫痫6例,死亡1例。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拷贝数变异(CNVs)8例,单基因突变5例,DNA甲基化异常1例。结论 ASD合并癫痫患者中,ASD症状迟于癫痫发作年龄,基因检测结果揭示了孤独症和癫痫相关的基因重叠,CNVs最常见,建议对ASD合并癫痫的患儿及时完成智力/全面发育评估、头颅影像学及基因测序检查。
2024 Vol. 35 (2): 179-183 [摘要] ( 9 ) [HTML 25KB] [PDF 503KB] ( 49 )
184 李海莲, 李海香, 赵明霞
产前强化饮食联合体力活动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脂代谢、血清内脂素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水平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产前强化饮食联合体力活动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脂代谢、血清内脂素(Visfatin)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Vaspin)水平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120例GDM孕妇,年龄20~35岁,孕周24~28周,简单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孕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联合组孕妇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产前强化饮食联合体力活动干预。比较两组孕妇的血糖、血脂、血清Visfatin、Vaspin、母婴结局。结果 干预后,联合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血浆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浆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血清Visfatin、Vaspi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剖宫产、羊水过多、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巨大儿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前强化饮食联合体力活动干预有利于调节GDM孕妇的脂代谢,降低血清Visfatin、Vaspin水平,血糖控制效果良好,显著改善母婴结局。
2024 Vol. 35 (2): 184-187 [摘要] ( 10 ) [HTML 30KB] [PDF 372KB] ( 47 )
病例报告
188 王敏, 李丹, 孙丽娜, 马帅
妊娠合并滤泡性淋巴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滤泡性淋巴瘤(FL)是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之外在成年人中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之一,临床上表现为无症状性淋巴结肿大,病程进程缓慢,是一种低度恶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FL主要侵犯淋巴结,也可侵犯结外组织,如胃肠道、血液系统等。组织病理学是诊断FL的金标准。关于治疗方面,无化疗方案是近年来研究热点,新型靶向药物的开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为FL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不同患者临床异质性明显,预后差异较大。本文回顾分析1例妊娠期间意外发现的FL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真正使患者得到有效诊治。
2024 Vol. 35 (2): 188-190 [摘要] ( 10 ) [HTML 18KB] [PDF 325KB] ( 57 )
综述
191 舒静, 刘雁峰, 柳静, 潘宇琛, 张淼, 刘慧丽
出血性疾病所致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中西医结合诊治临证探析
出血性疾病所致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可导致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及经间期出血等问题,严重影响青春期少女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急性大出血时甚至危及生命。中医药协同西药治疗本病具有优势,急性期快速有效止血,可减少西药用量及副作用;长期调控月经阶段,采用健脾益肾填精等方法调整脏腑功能,同时兼顾血液病的治疗和异常子宫出血的防治。本文根据国内外研究结果,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析中西医结合诊治本病的临证思路。
2024 Vol. 35 (2): 191-195 [摘要] ( 15 ) [HTML 33KB] [PDF 443KB] ( 68 )
196 杨蓓, 何华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恶性肿瘤生育力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患者生育力的研究热点、趋势及前沿动态,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中,以恶性肿瘤与生育力为主题检索相关文献,利用Cite Space软件对发文量、国家、期刊共被引、关键词进行检索,查找相关文献,然后对纳入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 626篇文献。发文量呈整体上升趋势,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机构是美国和哈佛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布列根和妇女医院);发表该领域研究最多的期刊为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通过关键词聚类得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为成年早期或年轻女性及癌症幸存者生育力研究,生育力危险因素研究,生育力保存与管理研究3个方面。结论 恶性肿瘤生育力研究逐渐受到研究者重视,国内可多关注该领域研究热点,加强国际间交流和合作,继续提升在该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2024 Vol. 35 (2): 196-200 [摘要] ( 9 ) [HTML 29KB] [PDF 893KB] ( 66 )
编辑部公告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北京大学医学部科研中心楼107 
邮政编码:100191  电话&传真:010-82802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