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期刊检索
下载专区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0年 31卷 2期
刊出日期:2020-02-11

妇幼保健
妇儿临床
生殖医学
遗传与出生缺陷
实验研究
综述
封面+目录
   
封面+目录
0
封面+目录
2020 Vol. 31 (2): 0-0 [摘要] ( 29 ) [HTML 1KB] [PDF 387KB] ( 473 )
妇幼保健
101 窦妍, 石慧峰, 段小倩, 赵春霞, 黄小娜, 王晓莉, 张敬旭
农村贫困地区12~35月龄不同类型留守儿童养育行为分析
目的 分析河北省平山县、河南省卢氏县、江西省于都县、贵州省三穗县和四川省通江县贫困农村地区12≤月龄≤35仅父亲外出打工和父母均外出打工的儿童看护人养育行为差异。方法 在上述5个贫困县,采用分层抽样获得调查村,对村中所有12≤月龄≤35留守儿童养育行为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并应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留守家庭类型对看护人养育行为的影响。结果 研究共纳入留守儿童680人,其中68.5%的调查儿童父母均外出务工,祖辈看护人占73.0%。在儿童12≤月龄<24和24≤月龄≤35,在控制了看护人性别、民族、是否抑郁、地区及经济情况等因素后,仅父亲外出打工家庭的留守儿童接受“早期启蒙和回应性养护”养育行为分别是父母均外出打工家庭留守儿童的2.81倍(95% CI=1.67~4.73)和3.16倍(95% CI=1.81~5.49),仅父亲外出打工家庭的留守儿童接受至少2种积极养育行为的情况分别是父母均外出打工家庭留守儿童的2.59倍(95% CI=1.55~4.35)和2.77倍(95% CI=1.57~4.92)。在儿童24≤月龄≤35,仅父亲外出打工家庭的留守儿童看护人实施“儿童拥有图书”行为是父母均外出打工家庭儿童的1.89倍(95% CI=1.09~3.29)。结论 不同的留守类型对儿童看护人养育行为存在影响,父母均外出打工的儿童的看护人养育行为劣于仅父亲外出打工儿童。
2020 Vol. 31 (2): 101-106 [摘要] ( 129 ) [HTML 35KB] [PDF 365KB] ( 525 )
107 汤妍妍, 郭秋艳, 张广美
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术前外周血血小板及相关参数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血小板(PLT)及相关参数,如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比值(PNR)、血小板与单核细胞比值(PMR)在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术前外周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5年6月—2018年6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初次行卵巢肿瘤手术的2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病理类型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其中,良性组175例,均为浆液性囊腺瘤和黏液性囊腺瘤。恶性组97例,依据二元理论分为I型组和II型组,I型组(低级别卵巢浆液性癌、低级别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卵巢透明细胞癌、黏液性癌)34例,II型组(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高级别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卵巢未分化癌、癌肉瘤)63例;依据病理分期分为I-II期组和III-IV期组,I-II期组52例,III-IV期组45例。收集患者入院后,在未接受任何药物或手术治疗之前抽取空腹血常规,然后整理血常规结果中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血小板、血小板比积及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并计算PLR 、PNR、PMR数值。上述各指标均采用(±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各指标在良性组和恶性组,I型组和II型组及I-II期组和III-IV期组之间的差异,绘制ROC曲线评价PLT、PLR对恶性组病理分期和PNR、PMR对恶性组病理分型的预测效果。结果 卵巢良恶性肿瘤比较中,恶性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血小板升高,淋巴细胞降低,PLR升高(P均<0.05);PNR和PMR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卵巢癌病理分期中,PLT及PLR在III-IV期中较在I-II期中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R对卵巢癌分期有一定预测效果 (AUC=0.62,P=0.03),最佳临界点为192.73;而PLT对恶性组分期预测效果无统计学意义。在卵巢癌病理分型中,PNR、PMR在I型卵巢癌中比在II型卵巢癌中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NR、PMR对卵巢癌I型及II型的预测效果均无统计学意义,但PNR曲线下面积(AUC)为0.58,临界点取72.45时,特异性为73.53%。结论 卵巢癌患者术前外周血PLT、PLR 与卵巢癌病理分期有关,PNR、PMR与卵巢癌病理类型I型和II型之间可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对于卵巢癌的病情分析及治疗有所帮助。
2020 Vol. 31 (2): 107-111 [摘要] ( 97 ) [HTML 34KB] [PDF 568KB] ( 491 )
112 王雪影, 吴意光, 马乐
中国妇科门诊女性下尿路症状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目的 通过对国内在妇科门诊就诊患者抽样调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获得不同类型下尿路症状(LUTS)患病率,了解妇科门诊患者不同类型LUTS构成比特征。方法 于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对国内7大区域(华东、华南、西南、华北、东北、西北、华中地区)10家不同类型的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4 450例18周岁及以上的女性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对个体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因素等)进行普通问卷调查,对于有LUTS(分为储尿期症状和排尿期症状)的患者,追加调查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之女性下尿路症状模块长型(ICIQ-FLUTS Long Form 08/04)问卷,分析不同年龄组、城乡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教育程度及妇科相关疾病并发LUTS患病率情况。结果 本次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4 450份,回收4 450份,回收率100%。其中获得有效问卷4 448份,有效率99.96%。妇科门诊患者LUTS患病率为55.5%,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01)。储尿期症状中,最常见夜尿,在70岁以上年龄段患病率最高,为72.0%;排尿期症状中,最常见不能完全排空膀胱,在70岁以上年龄段患病率最高,为40.0%。城市LUTS患病率均高于农村,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P<0.001)。汉族、低学历LUTS患病率高于少数民族、高学历LUTS患病率。妇科门诊患者LUTS构成比特征与国内外女性一般人群LUTS构成比特征报道基本一致,储尿期症状占一半以上,为59.5%。LUTS是妇科疾病常见的并发症状,妇科相关疾病并发LUTS患病率高达62.8%。结论 国内妇科门诊患者 LUTS患病率很高,严重影响妇科门诊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应引起妇产科医师的足够重视。
2020 Vol. 31 (2): 112-118 [摘要] ( 127 ) [HTML 40KB] [PDF 413KB] ( 689 )
119 陈水莲, 梁志江, 黄冠豪, 李兵, 赵庆国
广东省育龄妇女自然流产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索广东省育龄妇女自然流产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广东省2017年参与国家免费孕前健康检查的20~53岁已婚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共计104 300例,妇女平均年龄(27.6±4.5)岁,其中农村户籍81 185例,城市户籍23 115例。采用卡方检验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前高龄、常见生殖道感染、常见性病和TORCH感染等不良风险因素与自然流产的关系。结果 共随访104 300例育龄妇女,总妊娠结局104 300例,自然流产2 363例,总自然流产发生率为2.3%,其中城市自然流产发生率为3.9%,农村自然流产的发生率为1.8%。高龄(OR=2.76,95% CI:2.50~3.06)、不良妊娠史(OR=1.77,95% CI:1.61~1.94)、不良饮食习惯(OR=1.43,95% CI:1.16~1.94)、不良生活习惯(OR=1.70,95% CI:1.24~2.32)、高血压(OR=1.63,95% CI:1.25~22.11),常见生殖道感染(OR=2.44, 95% CI:2.20~2.70)均为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未发现孕前感染淋病、沙眼支原体、梅毒和TORCH与自然流产有显著关联。结论 广东省参与孕前优生项目育龄妇女的自然流产率处于较低水平,孕前检查与干预有利于减少自然流产的发生,应加强孕前优生指导。
2020 Vol. 31 (2): 119-122 [摘要] ( 115 ) [HTML 27KB] [PDF 441KB] ( 592 )
123 陈寒, 刘海艳, 宋慧颖, 蒋红清, 陈磊
妊娠早期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和严重程度的关系
目的 探索妇女妊娠早期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风险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产检且早孕期空腹血糖正常并住院分娩的单胎孕妇300例为基础建立妊娠妇女队列,于妊娠早期检测孕妇空腹血糖及血清25-羟基维生素D (25-OH-D),依据维生素D(VitD)水平分为三组,分别为VitD缺乏组52例、VitD不足组172例及VitD正常组76例,随访到分娩。比较各组GDM发病率,GDM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诊断GDM的血糖异常点数量、需要应用胰岛素治疗比例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VitD正常组、VitD不足组和VitD缺乏组的GDM发生率分别为9.2%、20.3%和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DM发生率随VitD水平降低呈升高趋势。 三组的GDM患病孕妇中需要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妇女所占比例和OGTT异常点数≥2的妇女所占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妇女孕早期血清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GDM发病风险和严重程度有关,孕早期监测血清维生素D水平,并适当补充VitD有可能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及病情严重程度、提高孕产妇健康水平。
2020 Vol. 31 (2): 123-126 [摘要] ( 137 ) [HTML 23KB] [PDF 397KB] ( 453 )
151 王珊珊, 徐金辉, 刘峥, 包鹤龄, 徐相蓉, 罗树生, 王海俊
2014—2017年北京市通州区妇女孕前超重或肥胖对出生缺陷的影响
目的 分析北京市通州区妇女孕前超重或肥胖对出生缺陷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北京市通州区分娩的末次月经在2014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间的单胎孕妇49 841例,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应用通州区孕妇孕早期建档信息、分娩信息及出生缺陷登记系统,采用Poisson回归研究妇女孕前超重或肥胖与肌肉骨骼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器官出生缺陷的关系。结果 2014—2017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分娩的单胎孕妇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38.8/万。Poisson回归分析发现,妇女孕前超重增加分娩出生缺陷儿的风险(RR:1.29,95% CI:1.07~1.56),妇女孕前肥胖增加分娩出生缺陷儿(RR:1.51,95% CI:1.15~1.96)、肌肉骨骼系统缺陷儿(RR:1.96,95% CI:1.23~3.11)和循环系统缺陷儿(RR:2.07,95% CI:1.19~3.60)的风险。结论 妇女孕前超重和肥胖均增加总出生缺陷的风险,妇女孕前肥胖增加肌肉骨骼系统和循环系统出生缺陷的风险。
2020 Vol. 31 (2): 151-154 [摘要] ( 171 ) [HTML 26KB] [PDF 317KB] ( 403 )
妇儿临床
127 卢珊, 高雨菲, 张龑, 淮瑞敏, 赵扬玉, 魏瑗
HELLP综合征实验室特点分析
目的 研究HELLP 综合征患者分娩前后实验室指标变化特点。方法 选取2008年12月至2018年1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产科住院治疗的127例HELLP综合征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集患者空腹血液,常规动态监测血常规、肝功能及肾功能及相关指标同时给予规范治疗,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ELLP综合征患者占本院同期分娩产妇的0.4%,其中完全性HELLP综合征74例,部分性HELLP综合征53例;产前HELLP综合征94例,产后HELLP综合征33例;完全性HELLP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低于部分性HELLP组( P<0.05);完全性HELLP组患者的血总胆红素( TBIL)、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及乳酸脱氢酶(LDH)则显著高于部分性HELLP组( P<0.05); 两组间血清肌酐(Cr)水平有极显著差异( P<0.01)。94例产前HELLP综合征患者中,92例患者的血小板和肝功能均于产后24 h开始恢复,并在产后5 d恢复正常;33例产后HELLP综合征患者除1例死亡,其余均于产后24~48 h实验室指标降至最低,后逐渐恢复出院。结论 HELLP综合征患者大部分于产后5 d化验室指标恢复至孕前水平。
2020 Vol. 31 (2): 127-131 [摘要] ( 122 ) [HTML 26KB] [PDF 937KB] ( 416 )
155 马强, 陈雯, 吴乾凤, 王超群, 余立群
术中超声应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肌瘤残留及复发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应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肌瘤残留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在航空总医院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年龄在21~44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仅在术前行超声检查,然后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术前及术中均行超声检查。两组患者均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查超声,并于术后每3个月随访复查超声至术后1年。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各项指标、术后并发症和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中行超声检查发现残留子宫肌瘤后引导术者继续剔除,术后复查超声在50例中发现2例子宫肌瘤残留(残留率4.0%),术后1年随访发现3例子宫肌瘤复发(复发率6.0%);对照组术后复查超声在50例中发现18例子宫肌瘤残留(残留率36.0%),术后1年随访发现10例子宫肌瘤复发(复发率20.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子宫肌瘤残留率(4.0%)和术后复发率(6.0%)明显低于对照组(依次为36.0%、20.0%),且残留子宫肌瘤直径[(0.8±0.3)cm]明显小于对照组[(1.4±0.7)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观察组:(35.6±10.9)min,对照组:(34.3±10.6)min]、术中出血量[观察组:(127.0±36.5)ml,对照组:(129.6±35.0)ml]、术后排气时间[观察组:(26.6±4.3)h,对照组:(27.3±4.4)h]、住院时间[观察组:(4.5±1.0)d,对照组:(4.5±1.1)d]、并发症发生率(均为2.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中超声应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可显著降低子宫肌瘤残留和减少术后复发风险,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2020 Vol. 31 (2): 155-157 [摘要] ( 85 ) [HTML 21KB] [PDF 761KB] ( 390 )
158 董晓瑜, 邸红琴, 王香格, 姚玉洁, 王翠霞, 陈素丽, 魏晗
手术治疗女性生殖器结核3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女性生殖器结核的价值。方法 回顾河北省胸科医院2012年1月—2017年12月行盆腔手术治疗的31例女性生殖器结核患者病历资料,患者年龄13~53岁,对其临床特点、术前抗结核治疗时间、术中情况和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31例手术患者中,13例不孕症患者术前应用抗结核药物12~23个月,17例盆腔包块和1例盆腔包裹积液用药1~15个月。其中10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21例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术前抗结核治疗时间长者术中粘连轻、出血少。28例切除双侧输卵管者痊愈;3例未切除输卵管者,盆腔低回声持续存在;2例切除了双侧输卵管的不孕患者经IVF-ET妊娠后分娩。结论 手术治疗女性生殖器结核效果肯定,术前药物抗结核治疗6个月以上可以减轻盆腔粘连,减少术中出血。
2020 Vol. 31 (2): 158-160 [摘要] ( 161 ) [HTML 19KB] [PDF 849KB] ( 584 )
171 杨鹏霞, 郑健
二次剖宫产术后巨大切口瘢痕憩室1例
2020 Vol. 31 (2): 171-173 [摘要] ( 139 ) [HTML 10KB] [PDF 821KB] ( 361 )
遗传与出生缺陷
132 庞一鸣, 王佳楣, 刘念, 陈小兰, 刘晓红, 王斌, 李智文
孕妇基因多态性和自发性早产发生风险的关联性研究
目的 研究8种代谢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以及PM2.5环境污染物与自发性早产发生是否存在关联。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分娩自发性早产儿的孕妇作为病例组,以同院分娩健康足月儿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共募集到孕妇308例,排除实验数据缺失者,最终有306例孕妇进入本次研究,其中病例组103例,对照组203例。收集孕妇的基本信息和妊娠情况,同时采集孕妇静脉血测定基因型。以美国国务院公布北京市2013—2014年度每日PM2.5数据作为环境PM2.5暴露资料,采用盐析法提取白细胞DNA,基质支持的激光释放/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A-TOF MS)检测,分析基因和环境污染对自发性早产的影响。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在一般人口学特征和妊娠情况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孕妇在PM2.5暴露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参与编码CYP1A2的rs2472304在两组间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发现显性遗传模式下的rs2472304的突变基因型(AA/GA)相较于野生型基因(GG)对早产的发生有保护作用(OR=0.52,95% CI:0.30~0.90)。PM2.5暴露浓度分层分析显示,突变基因型在高浓度暴露时对自发性早产有保护作用。结论 rs2472304的突变与自发性早产的发生有关,未发现环境PM2.5暴露与自发性早产的发生存在关联。
2020 Vol. 31 (2): 132-136 [摘要] ( 125 ) [HTML 32KB] [PDF 342KB] ( 412 )
137 邓新娥, 黄杏玲, 王远流, 刘百灵, 唐宁, 黄际卫
拷贝数变异测序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技术分析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初步探讨CNV-Seq技术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广西省柳州市妇幼保健院的87例经产前超声诊断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孕妇,行介入性产前诊断,同时进行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及CNV-Seq技术分析,相关的CNV到相应的数据库查找,分析CNV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结果 两种检查方法共检出染色体畸变18例,检出率为20.7%;其中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率为12.6%,CNV-Seq技术检出率为17.2%,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正常但CNV异常有8例,占9.2%,CNV-Seq技术额外检出了9.2%的染色体畸变。结论 染色体畸变是导致胎儿先天性心脏病重要的遗传因素,应用CNV-Seq技术可检测与识别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亚显微结构的染色体畸变,能发现新的潜在的致病CNV,可作为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有效的补充手段。
2020 Vol. 31 (2): 137-142 [摘要] ( 123 ) [HTML 30KB] [PDF 594KB] ( 865 )
143 周雪原, 王杰, 黄艳, 侯东霞, 李灵, 侯丽青, 冀云鹏, 马玉珍, 王晓华
联合探针锚定聚合测序法在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估联合探针锚定聚合测序法在临床耳聋基因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联合探针锚定聚合测序法对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35例耳聋患者样本进行检测,用十五项遗传性耳聋相关基因检测试剂盒(微阵列芯片法)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并用Sanger测序法进行验证。结果 联合探针锚定聚合测序法检测结果显示35例样本全部为异常,其中杂合突变27例,纯和突变8例。检测结果与微阵列芯片法和Sanger测序法一致,灵敏度为100%。结论 联合探针锚定聚合测序法准确、快速,在临床耳聋基因检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0 Vol. 31 (2): 143-146 [摘要] ( 146 ) [HTML 24KB] [PDF 617KB] ( 692 )
165 王游声, 刘渊, 任丛勉, 张翠翠, 郑来萍, 郭莉, 陈汉彪, 尹爱华
月经异常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目的 探讨女性月经异常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因月经异常原因来本院妇科和生殖中心就诊遗传咨询257例患者,患者年龄(22.1±5.5)岁,对其进行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备、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 在257例月经异常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分析中,检出异常核型52例,检出率为20.2%。X染色体数目异常(45,X)13例,占25.0%;X染色体数目/结构异常嵌合体22例,占42.3%;X染色体结构异常12例,占23.1%;其他染色体异常(倒位)1例,占1.9%;性逆转(46,XY女性)4例,占7.7%。结论 性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月经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遗传咨询时,进行染色体检查有助于病因分析及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2020 Vol. 31 (2): 165-167 [摘要] ( 173 ) [HTML 17KB] [PDF 272KB] ( 428 )
实验研究
147 珠娜, 郝云涛, 刘欣然, 李勇
核桃低聚肽改善睡眠作用及机制
目的 探讨核桃低聚肽(WOPs)的改善睡眠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150只健康SPF级雌性BALB/c小鼠购自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中心,随机分为5个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乳清蛋白对照组(440 mg/kg BW)、WOPs低、中、高剂量组(依次为WOPs-LG:220 mg/kg BW、WOPs-MG:440 mg/kg BW、WOPs-HG:880 mg/kg BW)。连续灌胃30 d后进行直接睡眠实验、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实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实验和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实验,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脑内γ-氨基丁酸、5-羟色胺和多巴胺含量。结果 WOPs没有直接睡眠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WOP-LG、WOPs-MG小鼠睡眠时间显著延长,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显著缩短,脑内5-HT、γ-氨基丁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乳清蛋白组相比,WOPs-MG小鼠睡眠时间显著延长,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显著缩短,脑内5-HT、γ-氨基丁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乳清蛋白及WOPs干预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小鼠入睡发生率没有影响(P>0.05);脑内多巴胺含量在各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WOPs没有直接睡眠作用,但WOPs具有一定程度改善睡眠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脑内5-HT、γ-氨基丁酸含量有关。
2020 Vol. 31 (2): 147-150 [摘要] ( 133 ) [HTML 31KB] [PDF 398KB] ( 637 )
168 戴吉成, 毕文术, 都玉敏, 刁甜甜, 任明永
白三烯受体阻滞剂对大鼠哮喘模型肺部损害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利用大鼠哮喘模型,观察白三烯受体阻滞后肺的病理和细胞变化以及淋巴细胞凋亡,分析白三烯受体阻滞剂对大鼠哮喘模型肺部损害作用。方法 选取由哈尔滨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的健康大鼠30只,雌雄不限,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8只、哮喘模型组22只。使用卵清蛋白致敏大鼠,建立哮喘模型。在大鼠哮喘模型中挑选症状最为明显者16只,再随机分为哮喘组8只、孟鲁司特组8只。对三组分别进行肺组织形态学及病理切片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白细胞分类计数观察。最后再选对照组和哮喘组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液,根据是否加入孟鲁司特,对比观察淋巴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 哮喘组及孟鲁司特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哮喘组嗜酸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总数均明显高于孟鲁司特组(P<0.01)。从病理改变看,哮喘组支气管黏膜下及肺泡间隔炎症细胞浸润,以淋巴、单核细胞浸润为主,支气管上皮肿胀部分黏膜脱落。孟鲁司特组淋巴、单核细胞浸润比哮喘组明显减少,但仍可见中性粒细胞大量浸润,支气管上皮肿胀,痰栓及大量分泌物,气道破坏肿胀改变。细胞培养液中加入孟鲁司特后,哮喘组淋巴细胞凋亡率增高明显 (P<0.01) ,而对照组加药前后淋巴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差别。结论 使用白三烯受体阻滞剂后,能减少哮喘大鼠肺部的淋巴细胞浸润,促进淋巴细胞的凋亡,减轻受体表达后对肺部的损伤。
2020 Vol. 31 (2): 168-170 [摘要] ( 163 ) [HTML 20KB] [PDF 879KB] ( 360 )
生殖医学
161 郑爱燕, 丁洁, 蒲艳, 廖桂芝, 孟庆霞, 王馥新, 李红, 王玮
利用胚胎实时监测形态动力学参数预测胚胎种植结局
目的 探索影响胚胎种植结局的胚胎形态动力学参数和胚胎发育特殊分裂模式,以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的临床结局,缩短治疗周期。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苏州市立医院生殖与遗传中心2016年7月到2017年12月212例IVF-ET周期胚胎实时监测(Time-lapse)观察培养的273枚胚胎,其中女方年龄<35岁,143个周期185枚胚胎(其中种值86枚,未种植99枚);女方年龄≥35岁,69个周期88枚胚胎(其中种植30枚,未种植58枚)。探讨胚胎形态动力学指标(t2、t3、t4、t5、t8、cc2、cc3、s2和s3)以及胚胎发育特殊分裂模式(AC、RC和MN)与胚胎种植的相关性。结果 在所有273枚胚胎中,种植116枚,未种植157枚,种植组的女方年龄、s2以及AC显著小于未种植组(P均<0.05);对于女方年龄<35岁的患者,种植组<35岁的s3和AC显著低于未种植组<35岁(P<0.05),其余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女方年龄≥35岁的患者,种植组≥35岁的s2显著低于未种植组≥35岁(P<0.05),其余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胚胎形态动力学参数s2、s3和特殊分裂模式AC与不同年龄患者的胚胎种植潜能具有一定相关性。
2020 Vol. 31 (2): 161-164 [摘要] ( 142 ) [HTML 26KB] [PDF 311KB] ( 471 )
综述
174 郝永秀, 闫会娜, 刘莹颖, 张乐, 李智文, 叶荣伟
必需微量元素对早产影响的研究进展
早产是新生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显示,早产的发生可能与母亲孕期必需微量元素(ETEs)的异常状态有关。孕期ETEs水平具有可控性,因此在早产病因尚不明确的情况下,了解孕期ETEs对早产的影响,对探索早产病因以及制定相关的一级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本文回顾国内外文献,对10种ETEs与早产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2020 Vol. 31 (2): 174-176 [摘要] ( 104 ) [HTML 27KB] [PDF 369KB] ( 416 )
177 李亦凡, 冯碧波
HELLP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HELLP综合征是一种妊娠期子痫前期的严重并发症。尽管国内外对于HELLP综合征的认识在不断加深,但子痫前期并发HELLP综合征对母婴危害极大,是孕产妇和围产期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约20%的患者无高血压病史,且病情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并不一致,常因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不明显而漏诊,因此,临床对HELLP综合征正确及时地处理很重要。近年来,循证医学证据对HELLP综合征的处理和远期预后提出了新的观点。本文对HELLP综合征的诊治进展做一综述,以期提高对这一疾病的认识水平。
2020 Vol. 31 (2): 177-179 [摘要] ( 164 ) [HTML 23KB] [PDF 324KB] ( 712 )
180 陈兴书, 吴玉, 陈郁, 罗勇军
中国双胞胎村的地理分布和地理环境特点
本文主要总结了中国双胞胎村的地理分布和地理环境特点。中国双胞村主要分布在胡焕庸人口分布线东侧的亚热带和暖温带,其中亚热带9个,暖温带3个。双胞胎村分布在北纬22°至42°,东经86°至122°之间。这些地区年平均气温适中,降雨量丰富,日照充足。中国双胞胎村的水、土壤和食物中富含微量元素。村民平时所食用食物中叶酸含量高。多数双胞胎村的水质优良,矿物质含量适中,有的含有稀有矿物质,pH值中性或偏弱碱性。因此,土壤中微量元素、水中的矿物质和酸碱度等都有利于双胞胎的发生。总结中国双胞胎村的地理分布和地理环境特点为探寻双胞胎的影响因素和机制奠定基础。
2020 Vol. 31 (2): 180-183 [摘要] ( 96 ) [HTML 29KB] [PDF 382KB] ( 1079 )
184 杨舒奇, 黄明莉, 黄凌佳, 孙欣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在妇产科若干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的促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促进血管通透性增加、细胞外基质变性、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增殖和血管形成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同时,VEGF也可调节血管和淋巴管的生长,VEGF信号传导的失调与许多病理状态紧密相关,随着国内外研究人员对VEGF的深入研究,在妇产科领域包括肿瘤、复发性流产、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IUGR)等方面取得许多新的进展,本文就VEGF家族在妇产科几种常见疾病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2020 Vol. 31 (2): 184-186 [摘要] ( 112 ) [HTML 25KB] [PDF 334KB] ( 575 )
187 张国伟, 于海瑞, 付美琦, 李志茹, 杨琳, 向梅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诊疗的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复杂的妇科内分泌综合征,具有生殖和代谢异常。常常发生于青春期月经初潮后,由于青春期PCOS的临床表现与青春期女性的正常生理现象非常相似,往往被忽视、漏诊或治疗不及时而导致其生殖障碍,远期并发症增加,严重危害她们的身心健康,所以对于青春期PCOS的诊治至关重要。本文对青春期PCOS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2020 Vol. 31 (2): 187-190 [摘要] ( 140 ) [HTML 28KB] [PDF 343KB] ( 552 )
191 刘帅, 陈志恒, 王慧, 马才启, 梁云浩, 杨丽, 姜煜, 孙玲
透明带结合法用于ICSI精子筛选的研究进展
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是解决辅助生育中因严重男性因素造成不育的主要手段。自然受孕过程中,精子经过生殖道的层层筛选,相比之下,目前国内外的生殖中心仅通过形态及活力选择精子进行ICSI,缺乏有效的精子筛选策略。本文对基于精子功能筛选为目的的透明带结合法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与总结,以期为此方法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2020 Vol. 31 (2): 191-194 [摘要] ( 81 ) [HTML 29KB] [PDF 335KB] ( 394 )
195 曹晓敏, 刘丽
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在非梗性无精子症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功能损伤较大,常规睾丸手术(C-TESE)获精概率较低,获得的精子数量少,因而无法拥有其遗传学特性的后代。随着显微外科的快速发展,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的应用使得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治疗有了新的突破。本文对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在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辅助生殖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2020 Vol. 31 (2): 195-197 [摘要] ( 91 ) [HTML 24KB] [PDF 304KB] ( 454 )
198 王芬, 苏园园
产后避孕的应用进展
产后避孕是减少产后短期内再次妊娠、减少意外妊娠、保护生殖健康的重要防护措施。但由于人们对产后避孕认知普遍缺乏,即使是医护人员对产后避孕的方法及适用时机也缺乏经验及相关培训,致使产后高危人工流产及高危妊娠发生率高居不下,严重危害生殖健康。本文通过对产后避孕的意义、方法、适用时机等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为产后避孕知识普及教育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2020 Vol. 31 (2): 198-200 [摘要] ( 112 ) [HTML 24KB] [PDF 326KB] ( 405 )
编辑部公告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北京大学医学部科研中心楼107 
邮政编码:100191  电话&传真:010-82802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