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生育健康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2024年, 第35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4-09-11
  

  • 全选
    |
    论著
  • 金铭, 刘晓静, 刘晓雯, 张子怡, 高素红, 吴雅娴, 陈俊熹, 张乐, 叶荣伟, 刘晓红, 李智文, 李楠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 35(5): 401-4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孕妇孕期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发病的关联。方法 本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基于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开展的孕产妇队列,最终纳入150名HDP病例及490名健康对照。此队列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募集孕妇,在基线产检期间通过结构性问卷面对面收集孕妇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和生活方式等信息,产检期间保留检验科的剩余血样。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孕妇血清的8-OHdG浓度,HDP的诊断标准为妊娠20周后首次出现高血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孕妇血清8-OHdG水平与HDP发生风险间的关联,计算比值比(OR)及95%置信区间(CI),进一步探索血清8-OHdG与HDP间的剂量-效应关系及孕前体质指数(BMI)与血清8-OHdG对HDP发病的潜在交互作用。结果 本研究中孕妇血清8-OHdG的检出率为93.59%,中位数浓度为28.98 ng/mL。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血清8-OHdG高暴露对HDP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将血清8-OHdG按照其四分位数浓度进行四分类计算时,8-OHdG高暴露组(Q4)HDP的发生风险是低暴露组(Q1)的0.42倍(95%CI:0.22,0.78),且二者存在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线性趋势检验P=0.001)。仅在孕前BMI≥24 kg/m2的孕妇中8-OHdG高暴露可显著降低HDP的发生风险,孕前BMI与血清8-OHdG对HDP发病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2)。结论 孕妇孕期血清8-OHdG暴露可降低HDP发病风险,孕前BMI可修饰二者的关联。
  • 谭小玉, 赵立华, 周玉博, 金彩芹, 刘扬, 郑爱妮, 李爱红, 李宏田, 刘建蒙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 35(5): 408-4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描述2019年下半年至2023年上半年山东某县出生人数和孩次构成情况,分析三孩政策对出生人数和三孩及以上孩次占比的影响。方法 依托2019年7月至2023年6月山东某县分娩登记常规统计资料,获取新生儿出生日期、母亲产次等数据,将母亲产次作为新生儿孩次的近似指标。依据三孩政策出台时间并参考既往研究将2019年7月至2022年2月定义为基线期,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定义为三孩政策效应期,采用中断时间序列模型研究三孩政策对月度出生人数和月度三孩及以上孩次占比的影响。结果 2019年7月至2023年6月研究地区出生人数为26 642人;基线期出生人数为18 007人,月均出生人数为562.72人;三孩政策效应期出生人数为8 635人,月均出生人数为539.69人。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显示,研究地区总的出生人数在基线期内月均减少4.56人(P=0.094);三孩政策生效之初出生人数瞬时减少91.19人(P=0.075),随后政策效应期内月均增加8.78人(P=0.075)。但上述变化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期间共出生一孩11 956人,二孩11 733人,三孩及以上2 128人;三孩及以上孩次占比为8.24%,其中基线期为7.77%,三孩政策效应期为9.18%。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显示,基线期内三孩及以上孩次占比月均增加0.05个百分点(P=0.048);三孩政策生效之初瞬时减少0.64个百分点(P=0.417),随后政策效应期内月均增加0.14个百分点(P=0.200),三孩政策生效后三孩及以上孩次占比瞬时水平及随后趋势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孩政策实施后研究地区总的出生人数未见明显变化,三孩及以上孩次占比也未见显著增加,提示三孩政策的实施在短期内对研究地区育龄妇女的生育行为无显著影响。
  • 马远珠, 吴颖芳, 武丽, 夏建红, 赵庆国, 吴云涛, 朱颖贤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 35(5): 416-42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广东省长效避孕服务利用和人工流产变化趋势,为制定有效的生殖保健服务策略,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对2008—2021年广东省长效避孕服务利用总例数、各种长效避孕方法例数与占比、人工流产例数、人工流产活产比进行趋势和突变分析。结果 2008—2021年广东省长效避孕服务利用总例数呈现下降趋势,长效不可逆避孕方法例数呈先增后降的趋势、长效可逆避孕方法例数呈现下降趋势;这三个指标突变点分别出现在2016、2018、2014年。各种长效避孕方法服务利用上,放置宫内节育器术占67.3%,输卵管绝育术占29.1%,输精管绝育术占3.5%,放置皮下填埋剂术占0.1%。全省人工流产例数呈下降趋势,突变点出现在2018年;人工流产活产比相对稳定,年均人工流产活产比为76.5%。从区域层面看,全省与珠三角地区长效可逆避孕方法例数和人工流产例数的变化趋势呈现出平行关系,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长效可逆避孕方法例数变化趋势与人工流产例数变化趋势的关联各异。结论 广东省放置宫内节育器术在长效避孕方法中占主导地位,输卵管绝育术次之,长效避孕责任主要由女性群体承担。区域间长效可逆避孕方法与人工流产变化趋势呈现出不同的关系,有必要深入了解导致这些地区差异的因素,促进不同区域避孕服务的有效落实,避免发生意外妊娠。此外,建议地区积极探讨将避孕服务与妇女全生命周期服务整合,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 张译文, 何银芳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 35(5): 424-42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本院单胎初产妇分娩恐惧情况并探讨分娩恐惧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进一步改善孕期保健服务,改善母儿结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纳入2021年10月1 日—2022年10月31日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产科规律产检并分娩的单胎初产妇617例为研究对象。在孕妇来院产检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相关信息获取分娩时信息:孕周、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产程、住院天数等资料,分析不同程度分娩恐惧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617例孕妇,存在分娩恐惧的孕妇有461例,发生率为74.7%。随着分娩恐惧程度的加深,自然分娩率逐渐降低,非医学指征剖宫产发生率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在妊娠总天数、早产儿发生率、产后2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低出生体重儿、产后住院天数,非医学指征剖宫产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体现在中、重度分娩恐惧组。在总产程、巨大儿发生率、会阴侧切率、中转剖宫产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院分娩恐惧发生率相对较高,分娩恐惧会增加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率,提高剖宫产率,应重视孕期女性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孕期综合保健服务。
  • 王莉, 杨烨, 谢奇君, 彭丽君, 杨玉琴, 凌秀凤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 35(5): 430-43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人群多原核(PN)合子的发生率对体外受精(IVF)周期胚胎发育情况及冻融胚胎移植(FET)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进行IVF治疗的2 665例患者资料。根据不孕原因分为PCOS组(N=1 295)和对照组(N=1 370),比较两组多PN发生率。在PCOS组中进一步仅纳入全胚冷冻并进行FET的患者,排除失访或未到分娩日期的患者,最终纳入999例PCOS患者,根据受精情况分为三个亚组:2PN组547例,低比例多PN组(多PN率≤20%)414例,高比例多PN组(多PN率>20%)38例,比较三个亚组的临床结局。结果 PCOS组多PN率高于对照组(P<0.05)。低比例多PN组基础AMH、获卵数、IVF卵子数高于2PN组(P<0.05),可移植胚胎数、囊胚形成率、优质囊胚数低于2PN组(P<0.05),生化妊娠率和活产率低于2PN组(P<0.05)。高比例多PN组获卵数、IVF卵子数低于低比例多PN组(P<0.05),可移植胚胎数、囊胚形成率、优质囊胚数低于2PN组和低比例多PN组(P<0.05),生化妊娠率和活产率低于2PN组和低比例多PN组(P<0.05)。各组间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行FET的PCOS患者多PN发生会降低胚胎质量,影响生化妊娠率和活产率。
  • 何波琳, 王佳楣, 石玥, 刘芳, 张瓅元, 李亚慧, 乔婷, 芦静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 35(5): 438-44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影响针刺治疗妇女产后腹直肌分离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诊断为腹直肌分离并经针刺治疗的98例产妇信息,包括年龄、产后天数、身高、体重、孕产次、生产方式、孕期体重增长、胎数等资料。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秩和检验筛选出的影响因素有产妇的孕次(P<0.05)及腹直肌间距的初始值(P<0.05),相关性分析筛选出的影响因素有产次(P<0.05)、孕次(P<0.05)、体重(P<0.01);广义线性模型筛选出的影响因素有产次(P<0.05)、分娩方式(P<0.05)及孩子胎数(P<0.05)。结论 针刺治疗腹直肌分离疗效的影响因素包括产妇的孕次、产次、体重、分娩方式、孩子胎数及腹直肌分离的初始间距值。
  • 裘佳佳, 汤立晨, 李平, 柳光宇, 荣心怡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 35(5): 443-44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罹患乳腺癌后经历生育的年轻患者的情绪体验和支持需求。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2例罹患乳腺癌后经历生育的年轻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根据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提炼出2大主题:(1)多方面的情绪体验:①备孕过程中的羞怯;②得知怀孕后的喜悦;③孕育过程中的忧虑;④成长过程中的害怕。(2)多维度的支持需求:①专业支持需求;②家庭支持需求;③同辈支持需求。结论 年轻乳腺癌患者生育过程中经历着各种情绪体验,面临多种支持需求的困境。因此,应该在年轻乳腺癌患者生育决策过程中提供专业支持、强化同辈支持,构建有效的沟通渠道,提高患者的决策能力和决策体验,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体验。
  • 刘璇, 杨颖, 邱蕾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 35(5): 449-45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探讨海南省高校女教师生育成本、生育效用、家庭功能和二孩生育意愿的关系,为海南省进一步落实三孩相关政策,完善配套措施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以海南省高校女教师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10月1日至11月1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线上调查。采用多项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海南省高校教师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 398名被调查者中,42.5%的调查对象有二孩生育意愿;年龄越小[OR(95%CI)=4.23(1.24~14.42)],生育成本越低[OR(95%CI)=0.27(0.10~0.73)],生育效用越高[OR(95%CI)=3.43(1.32~8.89)],家庭功能良好[OR(95%CI)= 2.44(1.08~5.50)],已育一孩性别为男孩[OR(95%CI)=0.40(0.20~0.77)]的高校女教师,生育二孩的意愿越强。结论 在三孩政策背景下,海南省高校女教师的三孩生育意愿处于较低水平,且受年龄、生育成本、家庭功能和已育一孩性别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采用多因素策略以提高海南省高校女教师的二孩生育意愿。
  • 普布德吉, 次仁拉姆, 达娃仓, 尼玛卓嘎, 卓玛次仁, 普布卓玛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 35(5): 453-45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拉萨市人民医院近三年剖宫产率变化趋势及剖宫产指征顺位,旨在了解本机构剖宫产率控制情况及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 对拉萨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分娩的7 182例孕妇中,采取剖宫产的1 954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描述近三年总剖宫产率、初产妇剖宫产率,并分析剖宫产指征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本医疗机构7 182例孕妇中,初产妇3 250例(45.3%),经产妇3 932例(54.7%),年龄19~44岁,孕周32~42周。首次产检孕周最小为8周,平均(16.4±5.2)周。实施剖宫产孕妇1 954例中,初产妇216例(11.1%)。近三年剖宫产率总体控制在28%之内,初产妇剖宫产率控制在3%左右,三年来剖宫产率没有出现明显上升趋势。从剖宫产指征上看:2020年和2021年剖宫产指征前三位为瘢痕子宫,胎儿宫内窘迫、孕妇存在严重合并症及并发症;2022年剖宫产指征前三位为瘢痕子宫、胎儿宫内窘迫、胎位异常,孕妇严重合并症及并发症退居第四位,但仍然是剖宫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初产妇剖宫产指征前三位为:胎儿宫内窘迫、母亲存在严重合并症及并发症、胎位异常。结论 拉萨市人民医院总的剖宫产率及初产妇剖宫产率均低于全国其他城市。提高本地区产前检查质量,预防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严格把握首次剖宫产指征,提倡瘢痕子宫孕妇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提高助产技术,严格管理产程,降低产程中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尤其是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从而达到剖宫产率合理降低的目标。
  • 徐文婕, 白承续, 陈东妮, 吴双胜, 郭欣, 杨鹏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 35(5): 457-46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2010—2022年间北京市13~22岁青少年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选择2010—2022年间年龄在13~22岁,疾病诊断为梅毒、淋病、生殖道沙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的报告病例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22年13~22岁青少年中共报告5种性传播疾病13 244例,报告发病率从2010年的57.7/10万下降到2022年的44.0/10万(P趋势=0.01),年度平均增长率为-2.1%;病例无明显季节性高峰,以梅毒、尖锐湿疣、淋病为主,分别占36.2%,29.9%,19.6%;2010—2015年,男性发病率低于女性,之后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除2017年,女性略高于男性);发病年龄集中在17岁以上,占总发病数的95.9%;职业以家务及待业为主,占49.7%,学生占13.0%。结论 2010—2022年北京市13~22岁青少年性传播疾病呈下降趋势,梅毒、尖锐湿疣、淋病是性传播疾病中的主要病种,应继续加强性传播疾病的预防控制,开展有针对性的宣教和干预工作,促进青少年良好性观念的形成。
  • 王威, 孙晓乐, 李蓉, 张祺, 耿力, 梁华茂, 杨蕊, 周江华, 毕仙民, 胡红霞, 闫小艳, 梁菊艳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 35(5): 462-46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妇科内分泌专业进修医师教学管理方案及教学成果,为妇科内分泌专病或专业门诊开展高质量且针对性强的继续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年10月到 2023 年10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科内分泌专业进修医生的来源、教学管理与内容、考核结果与满意度调查等继续教育内容。结果 近2年来,本科共接收进修医生44人,均考核合格获得进修结业证书。追踪统计到15位进修医生返回当地医院后开展了妇科内分泌或更年期专病门诊。结论 专业化系统化进修培养能有效提高进修医生的医疗服务能力。
  • 王连, 程世斌, 冯暄, 郝胜菊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 35(5): 465-46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无创产前DNA检测(NIPT)技术筛查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SCAs)的准确性,为临床应用NIPT筛查SCAs提供参考。方法 追踪随访175例NIPT提示SCAs高风险的孕妇及其胎儿,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孕妇外周血性染色体,羊水穿刺检测胎儿染色体核型及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s)。结果 175例孕妇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为46,XX者160例,47,XXX者4例,性染色体嵌合者11例。羊水穿刺结果发现胎儿性染色体正常者133例,4例核型为45,X0,4例为47,XXX,18例为47,XXY,5例为47,XYY,3例为46,X,del(X),1例为46,X,psu idic(X),嵌合者7例。胎儿CNVs结果除性染色体嵌合比例与染色体核型结果略有差异外,其余基本一致,未发现新的CNV异常。结论 NIPT用于产前筛查SCAs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但其准确性还有待提高。
  • 袁存慧, 史晓红, 邵广美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 35(5): 468-46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运用膀胱容量来管理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产妇产程中排尿。方法 选取2020年3月1日—2020年8月31日本院阴道试产中行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的产妇14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72例,管理组76例,常规组在镇痛后按产程管理常规每2 h督促产妇排尿,管理组则在镇痛后采用腹部触诊叩诊法估算膀胱容量,如膀胱容量在<200 mL,不干预,>200 mL时督促产妇排尿,当膀胱容量超过400 mL时采取措施协助产妇排尿。结果 管理组产时尿潴留发生率、第一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膀胱容量来管理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产妇产程中的排尿可以有效降低产时尿潴留的发生率、缩短产程时间,提高产程管理效率。
  • 李娜, 谭芳, 李瑞娜, 李娇, 张茜, 赵静妮, 冯慧慧, 裴美丽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 35(5): 470-47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陕西地区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与常见阴道炎性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同时行HPV和阴道微生态检测的10 921例女性为研究对象,根据HPV结果是否为高危型分为hrHPV+组和hrHPV-组,分析hrHPV感染与常见阴道炎性疾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hrHPV阳性率32.7%(3 573/10 921)。hrHPV+组总体阴道炎性疾病、单一细菌性阴道病(BV)、总BV(单一BV加含BV的混合感染)、单一中间型BV、总中间型BV、混合性阴道炎发生率均显著高于hrHPV-组(P<0.05)。hrHPV+组单一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及总VVC发生率均明显低于hrHPV-组(P<0.05)。hrHPV+组单一需氧性阴道炎(AV)感染率低于hrHPV-组(P<0.05),而计入含AV的混合感染后,hrHPV+组TV总感染率显著高于hrHPV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单一阴道毛滴虫病(TV)感染率无明显差异(P>0.05),计入含TV的混合感染后,hrHPV+组TV总感染率显著高于hrHPV-组(P<0.05)。99.0%(729/736)的混合性阴道炎中存在BV或中间型BV感染,合并BV或中间型BV感染,均可显著提高AV、TV、VVC患者感染hrHPV的风险(P<0.05)。结论 陕西地区女性中,BV、中间型BV感染与hrHPV感染正相关,VVC感染与hrHPV负相关,宫颈癌防治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同步阴道微生态的检测,及时处理BV和中间型BV感染。
  • 沈艳, 陈美红, 张晓玲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 35(5): 475-47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腹腔镜保守手术联合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我院住院行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地诺孕素组和戈舍瑞林组(GnRH-a组),每组各30例。观察两组的性激素水平(FSH、LH、E2)、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痛经、生存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估生存质量。结果 治疗后,地诺孕素组及戈舍瑞林组均能显著降低患者VAS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地诺孕素组FSH、E2降低程度低于戈舍瑞林组,SF-36评分提高更显著,患者生存质量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保守手术联合地诺孕素能够明显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临床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钱夏丽, 徐晨阳, 张素素, 冯善武, 袁红梅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 35(5): 478-48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测定复合丙泊酚时艾司氯胺酮用于宫腔镜检查术中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及95%有效剂量(ED95)。方法 选择2022年3月—2022年10月接受门诊无痛宫腔镜检查术的患者30例,ASA I或II级,年龄为20~60岁,体重为50~80 kg,BMI为18~28 kg/m2。每例患者所接受的艾司氯胺酮的剂量按Dixon改良序贯法确定,相邻药物剂量比值为1∶1.2。首例患者静脉缓慢推注艾司氯胺酮0.5 mg/kg,随后注射丙泊酚1.5 mg/kg,待睫毛反射消失后行宫腔镜检查。若在置入宫颈扩张器或者宫腔镜探查时出现肢体扭动、臀部摆动等体动反应为阳性反应,下一例患者上升一个剂量梯度,否则降低一个剂量梯度,以阳性反应转为阴性反应为交叉点,当出现七个交叉点时终止研究。记录患者入室时(T0)、使用艾司氯胺酮后即刻(T1)、使用丙泊酚后即刻(T2)、扩张宫颈时(T3)的MAP、HR和SPO2;记录术中托下颌、面罩加压、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的患者人数及电话随访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噩梦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Probit概率单位回归分析法计算艾司氯胺酮的ED50和ED95及其95%CI结果 复合丙泊酚时,艾司氯胺酮用于门诊宫腔镜检查术中的ED50为0.307 mg/kg(95%CI 0.204~0.370 mg/kg),ED95为0.463 mg/kg(95%CI 0.389~1.073 mg/kg)。与T0时比较,患者T1时MAP和HR明显升高(P<0.05);所有患者未发生低氧血症、心动过缓,无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无头痛、噩梦发生,发生轻微头晕3例(3/30)、恶心呕吐1例(1/30)。结论 复合丙泊酚时艾司氯胺酮用于门诊宫腔镜检查术中的ED50、ED95分别为0.307 mg/kg和0.463 mg/kg,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不良反应少。
  • 谢雨莉, 杨宇霞, 成艳君, 周永红, 邓天勤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 35(5): 482-48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年龄对精子DNA完整性、精子CMA3及精液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2年6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140例男性患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第五版标准进行计算机辅助精液常规分析;精子染色质结构分析检测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NA fragmentation index,DFI)和高DNA可染性精子(High DNA Stainabilty,HDS);荧光染色法检测精子色霉素A3(Sperm chromomycinA3,CMA3)阳性率及精子顶体完整率,对年龄与精子浓度、精子活力、DFI、HDS、精子CMA3阳性率及精子顶体完整率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年龄与精液体积、PR、TM及精子顶体完整率负相关(P<0.05);年龄与DFI和CMA3正相关(P<0.05);CMA3与DFI及HDS正相关(P<0.05)。不同年龄组之间精子浓度和精子正常形态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影响精子质量、精子DNA完整性及核成熟度,精子碎片率及核成熟度对高龄男性的生育能力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 病例报告
  • 王慧, 杨博, 张雪峰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 35(5): 486-48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1例剖宫产出生发生脊髓损伤的早产儿。该患儿胎龄34+1周男婴,头位,因“急性胎儿宫内窘迫”急诊剖宫产娩出,手术过程顺利。母亲孕期平顺。患儿生后无活力,Apgar评分1 min 5分,5 min 7分,10 min 8分。窒息复苏后,上肢肌张力低下,无自主活动,对疼痛刺激无反应,下肢肌张力及活动均正常。因呼吸窘迫转入NICU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生后18 d撤机改鼻导管给氧,行脊椎MRI证实颈髓C3~C7髓内血肿。生后4个月时上肢活动明显改善。生后7个月复查颈部MRI提示病灶基本吸收。矫正9月龄随访时发现脊柱侧弯。随访至矫正年龄18个月预后良好。早产儿脊髓损伤很罕见,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识别困难,对于生后出现呼吸困难,伴随肢体肌张力低下的患儿,需考虑脊髓损伤的可能,尽早完善MRI检查。需注意,新生儿脊髓损伤并不总是与复杂困难的分娩过程有关。
  • 王斯瑶, 贺娟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 35(5): 489-49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新生儿多种酰基辅酶 A 脱氢酶缺乏症的临床及诊断,以期早期识别及明确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1例以脂肪酸代谢障碍为突出表现的新生儿多种酰基辅酶 A 脱氢酶缺乏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例患儿生后出现呼吸困难,辅助检查结果提示脂肪酸代谢障碍,完善全外显子组测序证实新生儿多种酰基辅酶 A 脱氢酶缺乏症,应用维生素B2、辅酶Q10、左卡尼汀等治疗,患儿血酰基肉碱中C6、C8、C10、C12、C4、C16和C18较前减少,生后5月龄因原发性腹膜炎再次就诊我院,住院期间出现难以纠正的内环境紊乱,病情危重,预后差,家属放弃治疗,最终死亡。结论 新生儿多种酰基辅酶 A 脱氢酶缺乏症是罕见的遗传代谢病,临床表现及遗传代谢病筛查提示脂肪酸代谢障碍的患儿,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新生儿期发病治疗效果差,多预后不良。
  • 朱会, 朱书瑶, 庞英, 王华飞, 邹雪瑾, 胡语航, 彭晓, 罗泽民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 35(5): 492-49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报道1例桥前池表皮样囊肿并发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脑膜炎的病例。患儿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发热、颈部活动受限,双侧巴氏征阳性。脑脊液示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分类以单个核为主,蛋白浓度明显升高。头颅MRI检查符合桥前池区表皮样囊肿合并脑膜炎、室管膜炎及脑积水改变。病初诊断不明,初期给予经验性抗生素(万古霉素、利福平等)治疗后病情稍有好转。血及脑脊液培养阴性,通过mNGS阳性结果确诊为LMM后使用氨苄西林、磺胺甲恶唑及利奈唑胺治疗后好转出院。有颅内表皮样囊肿基础,当脑脊液改变酷似结核性脑膜炎,且合并脑积水时,应警惕LMM。脑脊液 mNGS作为一种颅内感染的辅助诊断技术,可以灵敏地检测病原体,帮助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改善患儿预后。
  • 马丽娟, 樊畇秀, 郭惠娟, 杨武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 35(5): 496-49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报道以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cute post-streptococcal glomerulonephritis,APSGN)起病的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患儿,以提高儿科临床医师对IgA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思路。方法 回顾1例以“血尿、蛋白尿”为主诉的10岁男性患儿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本例患儿临床表现为发作性肉眼血尿、持续性镜下血尿,伴非肾病水平的蛋白尿,低补体C3血症及ASO升高,病程4周C3接近正常,临床符合APSGN,不典型之处为第1次肉眼血尿为感染当天出现,第2 d肉眼血尿无明显诱因病程第5周出现,病程6周时肾脏病理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IgA肾病。结论 报道了宁夏地区首例以APSGN起病的儿童IgA肾病,对于临床过程不典型的APSGN应注意继发IgA肾病的可能,提示临床医生在肾小球疾病的诊断中应该临床结合病理,但切记肾脏病理只是肾活检时间点的瞬时变化,而疾病临床过程的演变可能更为重要。
  • 综述
  • 郭晓兰, 李莘, 王建华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 35(5): 499-5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磷脂酰肌醇-4-磷酸(phosphatidylinositol 4-phosphate,PI4P)是真核细胞中的一类执行多种生理功能的磷脂酰肌醇,在信号传导、膜重塑和运输等重要生物学功能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而影响神经发育过程。PI4P动态平衡的维持需要PI4P生物合成、分解及细胞内其他信号分子共同完成。本文综述了PI4P在神经发育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儿童神经发育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其防控提供新的方向。